周人礼有禁,蚕为马之祟。
《原蚕》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原 蚕 宋 /李 复 蚕 马 巨 细 殊 ,异 物 同 精 气 。物 生 不 两 大 ,此 衰 彼 所 致 。周 人 礼 有 禁 ,蚕 为 马 之 祟 。织 女 天 上 明 ,多 蚕 今 为 利 。
- 注释
- 蚕:古代中国的一种昆虫,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
马:一种常见的陆地动物,与蚕形成对比。
精气: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命能量或宇宙元气的概念。
周人:指周朝的古人,这里特指其文化习俗。
祟:迷信中指鬼怪或灾祸,此处可能指影响或诅咒。
织女:神话中的仙女,与纺织有关,象征女性勤劳和智慧。
利:利益,好处,这里指蚕丝带来的经济价值。
- 翻译
- 蚕和马的大小差异显著,它们的生命能量源自相同的精气。
生物不能同时拥有两种特性,这种衰落是由另一种的存在引发的。
周朝人的习俗有所规定,认为蚕对马有某种影响。
织女星在天上有光辉,现在人们看重蚕丝,视其为财富。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蚕与马两种不同生物的描述,探讨了自然界中物种各自的特性和规律。诗人指出,即使是巨细不同的蚕和马,也同样拥有其精华和生命力。这强调了生长的平衡性,不可能出现两者同时过度发展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句引用周代礼仪中的禁忌,说明在古代文化中对某些事物的限制和尊重。这里的“蚕为马之祟”可以理解为一种比喻,即对于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应有所节制,不可过度开发。
最后两句则描绘织女星(即牵牛星)的光明,以及现实中人们为了利益而培育多蚕的情形。这既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然哲思,还透露出其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钟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