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十二首·其七》
《即事十二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过却东桥即是村,浣纱人出闹纷纷

倚筇争向前滩望,涨水潮来减几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桥(dōng qiáo)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或合作。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过却(guò què)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回头或牵挂。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几分(jǐ fēn)的意思:表示程度、数量不多或不全的意思。

向前(xiàng qián)的意思:表示朝着前方、向前进的意思。

涨水(zhǎng shuǐ)的意思:水位上涨、涨潮

争向(zhēng xiàng)的意思:争取向着某个方向努力,追求目标。

闹纷纷(nào fēn fēn)的意思:形容纷乱嘈杂、喧嚣不安的场面或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过却东桥即是村”,简洁明了地勾勒出地点,仿佛引导读者穿过一座东桥,便踏入了一个宁静的村庄。次句“浣纱人出闹纷纷”,通过“浣纱”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村民们的忙碌与活力,一个“闹”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洗衣妇人们在河边洗衣服时的喧闹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接着,“倚筇争向前滩望”,画面一转,描绘了村民们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他们手持竹杖(筇),争先恐后地走向前方的河滩,可能是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什么,或者是期待着某种惊喜。这不仅表现了村民们的闲适与好奇,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一句“涨水潮来减几分”,巧妙地将自然现象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潮水的涨落,村民们的生活也随之变化,他们或许在潮水退去后能发现更多的资源,或是享受着潮水带来的凉爽。这句话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又反映了村民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片段,既有生活的热闹与忙碌,也有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展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生动面貌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送吴悦游韶阳①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0)

送辛大不及①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余。
②江上空徘徊,天边迷处所。
③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④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0)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谿对舞楼。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

(0)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
朱绂恩虽重,沧洲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
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0)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0)

送丁大凤进士举①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