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迎云盖入,花近野筵开。
种秫常供酒,攀萝并上台。
惟应渔父笑,桃向水边栽。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对来访宾客的款待与热情,以及石洞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傲世吾何敢”,表达了主人谦逊的态度,不以世间的权势自傲,反而欢迎高雅之士的来访。接着,“高情客故来”则点明了来访者皆为志趣相投、情操高尚之人。
“鸟迎云盖入,花近野筵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鸟儿仿佛在迎接宾客的到来,而花朵也似乎为了欢迎而靠近野筵,展现了石洞环境的生机与和谐。这种自然界的互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种秫常供酒,攀萝并上台”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通过种植秫米酿酒,不仅体现了对宾客的尊重,也展现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攀萝上台的举动,既表现了主人的好客之心,也寓意着与宾客共享高远之乐。
最后,“惟应渔父笑,桃向水边栽”两句,以渔父的笑声作为回应,象征着对主人款待的满意与赞赏。同时,桃树栽植于水边,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喻了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
丁郎皎皎玉为姿,灵輀忍睹赴郊圻。
斯人厌世一何蚤,斯世可无宁馨儿。
克孝两亲悌厥长,肯忘根本伤同枝。
若兄先去悲无歇,镕金为主相奉持。
锦袭真容时左右,千里间关不暂遗。
嗟余平生罕窥此,何不住世挽风靡。
谁不孝悌本至性,谁将此道不陵夷。
尔可赎兮我身百,伤怀为尔泣涟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