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时(bù shí)的意思:时常,经常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帝庭(dì tíng)的意思:帝王的庭院,指皇帝的宫廷。
伶伦(líng lú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聪明、机智。
律吕(lǜ lǚ)的意思:指音乐的节奏、调子,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规律和秩序。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清音(qī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纯净悦耳,没有杂音。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山性(shān xì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本性或特性,比喻固有的性格或特征。
- 鉴赏
这首诗《牛山异竹》由明代诗人王新所作,通过“竹”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境。
首句“竹产名山性自灵”,开篇即点出竹子生长于名山之中,其天性便已超凡脱俗,赋予了竹子一种独特的灵性。这里的“名山”不仅指地理上的高山,更象征着高洁、清雅的精神境界。“性自灵”则强调了竹子与生俱来的纯净与高洁,为后续描绘竹子的特质奠定了基调。
次句“风稍扫地不时停”,描绘了竹林中微风轻拂的情景。风过之处,竹叶轻轻扫过地面,却并未持续太久,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生命的短暂。同时,这句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与竹子的坚韧与永恒形成对比。
接下来,“伶伦若得裁成管,律吕清音叶帝庭”两句,运用了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律吕”概念,将竹子与音乐艺术联系起来。伶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乐官,据传他发明了十二律,是音乐调性的基础。这里诗人想象如果伶伦能用竹子制成笛子,那么吹奏出的音乐将会如同天籁之音,直达帝王的宫廷。这一设想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美妙,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中和谐、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自然特性的描绘,以及与音乐、哲学思想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竹子在自然界与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垂衣临八极,肃穆四门通。
自是无为化,非关辅弼功。
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
德炳韶光炽,恩沾雨露浓。
衣冠陪御宴,礼乐盛朝宗。
万寿称觞举,千年信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