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丘山居十首·其三》
《浮丘山居十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花宫行欲尽,片石出林端。

晴日登临处,烟村远近看。

孤亭苍藓合,古木白云寒。

挹袖人何在,听笙独倚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花宫(huā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风度美丽、宜人。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烟村(yān cūn)的意思:指农村或偏僻乡村。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浮丘山中的一次游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深邃。

首句“花宫行欲尽”,暗示了诗人漫步于花丛之中,即将到达尽头,营造了一种探索与发现的氛围。接着,“片石出林端”描绘了一块孤立的岩石从树林中突兀而出的景象,既突显了岩石的独特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独立。

“晴日登临处,烟村远近看”两句,通过“晴日”和“烟村”的对比,展现了阳光下的清晰与远处村落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既明亮又略带神秘的视觉效果,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宁静与和谐。

“孤亭苍藓合,古木白云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深邃的氛围。孤亭与苍藓的结合,古木与白云的交融,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清冷与超脱。

最后,“挹袖人何在,听笙独倚阑”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当下孤独的感慨。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听远处传来的笙乐,却似乎找不到与之共鸣的人,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松明石井

盐波漫道没琼浆,一自坡仙过后香。

时流龙腥向海若,潜从禹穴泻天藏。

霜空石瘦巢由饮,潮落文回织女章。

谁识行人心独恻,聊吹松火拂茗汤。

(0)

夜过

皎月待门门不开,云房隙火照疏梅。

杖声时共霜花落,莫认高松子打苔。

(0)

题邢都宪公坊

仰止高风迥异群,遗坊长与晓光分。

百年事业留双柱,独凛秋霜傲碧云。

(0)

送周父母之泗洲

五年迎刃已如斯,谁谓时艰不可为。

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

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

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

(0)

济宁悼仆十首·其五

笞骂多端了不喧,与萧颖士仆差伦。

休言数载携书剑,浃日尽能报主恩。

(0)

杂诗四首·其三

章句白人发,发白章句亡。

覆瓿所宜然,不及秕与糠。

一朝从军行,出门中自商。

书生易言事,每每但慨慷。

侯封不由人,机会何可尝。

李广牵臂时,石虎亦哀伤。

何事终泯泯,更来醉尉狂。

昔人叹假羽,斯言佩勿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