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释疾文三歌·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名为《释疾文三歌(其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哲理。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开篇即以山中的薇草和河中的涟漪为画面,薇草常与隐逸生活联系,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颍水之漪,则可能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夷为柏兮秋有实"中,“夷”字可能指的是树木枝叶茂盛的样子,而“柏”则是常绿的象征,意味着坚持不懈。秋天果实累累,也许在暗示作者对于收获的期待或感慨。
"叔为柳兮春向飞"里,柳树在春天生长迅速,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叔”字在这里可能是对柳树的亲切称呼,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倏尔而笑,汎沧浪兮不归"则流露出一丝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而发笑,这种笑容可能包含着对世事无常的豁达理解。而“汎沧浪兮不归”表明了他对于某些东西已经释然,决意不再追寻或返回。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乐观面对人生的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樊秀才召倪先生
群言分散寄遗经,天乞吾侪照未明。
犹惜是非迷后世,旁求规矩遗诸生。
骐驎始信能千里,雕鹗终须看一鸣。
杖屦从容问孤迹,为言心寄海边城。
送蒋和父赴代州教授
十年场屋饱声名,落笔从容一坐倾。
馀泽未能沾万物,绪言聊复启诸生。
青衫簿领当时态,白首诗书足义荣。
得失已知君不恤,春风谈笑入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