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尽曲终人去也,风前亦自无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条(cháng tiáo)的意思:长而细长的条状物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沈郎(shěn láng)的意思:指沉默寡言、不轻易表露心迹的男子。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沈郎腰(shěn láng yāo)的意思:形容男子腰身修长、柔软而有力。
- 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诗人许庭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词。
“不见都门亭畔柳,春来绿尽长条。”开篇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都门亭旁的柳树在春风中蓬勃发展,绿意盎然,但诗人却说“不见”,透露出一种怀念和渴望。
“柳边行色马萧萧。”这里的“行色”指的是行走的人群或马匹,“萧萧”形容声音轻细,如同微风拂过耳畔,给人以凄清孤寂之感。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离别后的空旷与寂寞。
“一枝折赠,相见又何朝。”在古代文学中,折柳送别是常见的情节,这里诗人折一枝柳作为礼物赠送给行者,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和不舍。但“相见又何朝”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观,对于未来重聚的渺茫。
“酒尽曲终人去也,风前亦自无聊。”这是诗人在描述一次宴席结束后的场景,“酒尽曲终”意味着欢乐时光已逝,人们纷纷离去。这里的“风前”可能指的是室外的环境,而“亦自无聊”则是诗人对当前境遇的感慨,无所事事,只能感受时间流转带来的寂寞。
“祗应于我恨偏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留恋,似乎在责怪命运不公,为何要让这些美好的记忆和情感只停留在过往。
最后两句“东君特地,付与沈郎腰”则是对送别之物的具体描述,“东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尊贵的人物或诗人自称,而“沈郎”则可能是一位朋友的名字。这里的“特地”强调了这份赠予不寻常,而“付与”则表达了一种信托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友韩耳叔文恪公之仲子死于难托生刘两成为子刘亦余友也托生之前梦耳叔入室遂产及能言刘有姑戏之曰汝为谁顿有悟曰我父为官我兄为和尚余为人刃今五年不复记忆余喜续三生之缘诗寄两成令示之
流浪何无已,重来亦可悲。
宁忘当日语,赖见再生时。
梦幻真何定,恩仇且勿痴。
吾惭空住世,尚是旧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