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一钱镈》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一钱镈》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于易见耒耜,于诗闻钱镈。

百工人为,此最功不薄。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

愿同攲器悟,更使臣工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工(bǎi gō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掌握多种技能,多才多艺。

臣工(chén gōng)的意思:指朝廷中的官员和工作人员,也泛指为国家、组织或个人服务的下属。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工作(gōng zuò)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想尽各种办法,不遗余力。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比两位古代圣明之君——易见耒耜(古代农业工具)与钱镈(春秋时期的贤相,以教化百姓著称),强调了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以及统治者应当重视农业、关心百姓。

诗中的“于易见耒耜,于诗闻钱镈”两句,通过易和钱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农业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双重期待。易即夏禹(大禹),传说他教民耕作,发明耒耜,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而钱镈则以善于教化百姓著称,代表了文教的重要性。

“百工圣人为,此最功不薄”两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这里的“百工”指的是各种手艺和劳动,而“圣人”则是统治者或理想中的君主。在诗人的观念中,统治者应当重视这些为国家繁荣稳定打下基础的工作。

接下来的“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两句,则直接指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在期待获得良好收成之前,必须首先清除田间的杂草(蒿莱),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愿同攲器悟,更使臣工作”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农业工具的重视。这里的“攲器”指的是农具,通过这些工具,诗人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并且愿意让自己的臣民们也能认识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于农业生产的理解和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以及推崇务实和教育的治国理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十一

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

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

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

问此君、彷佛似何人,徂徕石。园官菜,登盘碧。

田舍米,翻匙白。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

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

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

(0)

忆秦娥·其五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0)

潘龙游喜神赞

龙章凤姿,既非嵇叔夜。燕颔虎颈,又非班定远。

机鸣籁动,听其自然。虚心何物,何增何损。

花满一壶春色好,半班顿露与人看。

(0)

暑夕有怀

幽人避暑海城西,西北浮屠尽得栖。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

石泉未到秋先冷,野虎偏从夜即嘶。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

(0)

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

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举坐已誇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

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馀。

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0)

绣线菊

天成素缕结秋深,巧刺由来不犯针。

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