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爽亭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作编织篱笆或造纸的材料。
洲渚:水中的小洲或沙洲。
澄潭:清澈的湖面或潭水。
渔艇:捕鱼的小船。
幽禽:隐藏在树林中的鸟儿。
斜日:傍晚的太阳。
水光溢:水面泛出的光芒。
- 翻译
- 桑柘树落在水中的小洲上,清澈的潭水上聚集着捕鱼的小船。
一只幽静的鸟儿忽然飞来,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波光粼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桑柘落洲渚,澄潭渔艇集”两句,设置了一个平静的乡村水滨场景,其中“桑柘”指的是桑树和柘枝,它们在河岸边落叶,形成了一片片的洲渚。"澄潭"则形容水清澈见底,而"渔艇集"展示了渔民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接下来的“幽禽忽飞来,斜日水光溢”两句,则引入了一种生动的动态。"幽禽"指的是深山或幽静处所居住的鸟类,它们的突然飞来,为画面增添了生气。而"斜日"描述的是夕阳西斜,光线柔和的景象,而"水光溢"则是对这一时刻光影变化的一种美妙描绘。整首诗通过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