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苻登》全文
- 注释
- 南安: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怒气:强烈的不满或愤怒情绪。
塞:充满,填满。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朝廷或重要地区。
羌运:羌族的动向或命运。
氐:古代中国西部的民族。
泪暗潸:泪水暗暗地流下,形容悲伤。
舍却:放弃,不顾。
存亡:生存与死亡。
论理义:讨论和强调原则和道义。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时泛指江南地区。
马毛山:可能指历史上某个特定的艰难之地,比喻困境。
- 翻译
- 南安的愤怒填满了长安城,如同羌族和氐族的泪水暗自流淌。
抛开生死,只论道理与正义,江东的情况并不像马毛山那样艰难困苦。
-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南安之地的紧张局势,仿佛连长安都感受到了愤怒的情绪。"羌运如氐泪暗潸"运用比喻,将边疆民族的动荡比作氐族人的悲泣,形象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哀伤。诗人在此暗示,尽管存亡之问关乎大义,但现实情况是江东地区的情况并不像马毛山那样孤立无援,可能暗示着对当地民众或战略形势的担忧。
整体来看,陈普在这首《咏史.苻登》中,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影响,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蕴含的历史感慨和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郑二司录与李六郎中寒食日相过同宴见赠
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
迎接须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贫。
杯盘狼籍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
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唤笙歌
露坠萎花槿,风吹败叶荷。
老心欢乐少,秋眼感伤多。
芳岁今如此,衰翁可奈何。
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
和梦得
纶阁沈沈无宠命,苏台籍籍有能声。
岂唯不得清文力,但恐空传冗吏名。
郎署回翔何水部,江湖留滞谢宣城。
所嗟非独君如此,自古才难共命争。
听琵琶妓弹略略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
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
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
莫欺江外手,别是一家声。
中书夜直梦忠州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