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县过沙河》
《叶县过沙河》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沙河一带水,船受两三人。

远道良贾,㳙流接上津。

树声淅沥山色嶙峋

独念民生苦,年荒赋役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赋役(fù yì)的意思:指被迫承担繁重的劳动或责任。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良贾(liáng jiǎ)的意思:指善于交际、善于做生意的人。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民生(mín shēng)的意思:指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

年荒(nián huāng)的意思:年年收成不好,粮食不丰富。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树声(shù shēng)的意思:指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比喻传闻或谣言。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一带(yí dài)的意思:一片区域,一片地方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叶县沙河畔的景象与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首句“沙河一带水,船受两三人”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沙河的宁静与船只载人的微小,展现出旅途的简朴与艰辛。接着,“远道来良贾,㳙流接上津”则通过商贾远行,船只在河流中穿梭,暗示着商业活动与交通的繁忙,同时也映射出人们为了生计奔波不息的生活状态。

“树声秋淅沥,山色晚嶙峋”两句,诗人运用秋日特有的自然景观,如淅沥的树叶声和苍茫的山色,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这样的景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独念民生苦,年荒赋役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里,赋税徭役的加重无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底层民众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社会关怀相结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寄题李曰辅清沧园兼颂名家济美且近仙居

名园傍水称清沧,浩浩江如世泽长。

乔木迁莺时睍睆,仙人骑鹤共翱翔。

花团锦幄迎朝旭,月涌金波进晚觞。

自笑疏狂老泉石,无缘缩地到高凉。

(0)

题孔雀廊和李父母二首·其二

彩袖翩翩映翠裙,栖迟花县不胜春。

画屏曾遇乘龙客,清署今依制锦人。

许向鸾凰称小友,笑看鹦鹉避芳尘。

主家自有传神句,绮翼华笺得并新。

(0)

暮春同周贵谔奠谭永明山人墓二首·其二

长眠石椁岂知春,木魅山精近作邻。

蝶化夜台非昔梦,鹤归华表岂前身。

榆钱空酒一抔土,泉户还甘四壁贫。

自是清门无杂客,到今犹绝乞墦人。

(0)

和黄士明太史辽左闻报六首己未九月·其二

梦破霜天角一声,起凭残月望边城。

徒誇门下三千客,谁具胸中十万兵?

地僻云深高士榻,时危泪满逐臣缨。

心长发短惭图报,匣里双龙莫浪鸣。

(0)

己未元日雨

正报鼓钟催献岁,那堪风雨妒新春。

相过岂惜障泥锦,拚醉从欹折角巾。

草本含滋添秀色,鱼龙冲浪起潜鳞。

晴来好放东郊马,嫩绿平铺不动尘。

(0)

岭海秋怀九首·其七

朔鸿来处是燕云,粤海迢遥万里分。

耕凿敢忘尧舜力,讴歌长恋圣明君。

批鳞殿上心犹壮,谏草囊中久已焚。

九塞烽烟传警急,那堪边报入秋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