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苌弘(cháng hó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意味着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苦思(kǔ sī)的意思:用尽心思,苦苦思索。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生知(shēng zhī)的意思:指通过实际经验和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四三(sì sān)的意思:指数字43,也用来形容形状或大小不一致的东西。
逸少(yì shǎo)的意思:逸少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一个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
尤苦(yóu kǔ)的意思:特别痛苦或困难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 注释
- 辞:辞。
大丛林:繁华的寺庙。
卓:简陋。
小庵:小屋。
捷径:通往成功的快捷方式。
狂歌:放声高歌。
花十八:十八般武艺。
芧四三:微薄的收入。
子云:扬雄。
尤苦思:饱受苦思。
逸少:王羲之。
尼父:孔子。
生知者:生来就智慧的人。
苌弘:古代贤者。
聃:老子。
- 翻译
- 离开繁华的寺庙进入简陋的小屋,谁又能想到通往成功的捷径隐藏在终南山中。
放声高歌却不懂得十八般武艺,即使饿死也不要贪图那微薄的收入。
汉代的扬雄饱受苦思之苦,晋代的王羲之则不愿闲聊琐事。
你看孔子生来就智慧过人,他向苌弘和老子请教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借古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辞大丛林卓小庵" 可以理解为放弃喧嚣的世界,隐居于一处清净之地。"岂知捷径在终南" 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寻找人生真谛的渴望,终南山在古代常被视作道教修行的地方,捷径暗示着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 "狂歌不晓花十八,饿死休贪芧四三" 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狂歌" 可能是指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之举,"花十八" 和 "芧四三" 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境界或标准,但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汉有子云尤苦思,晋惟逸少不清谈"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他因直言而被宫刑,对后世影响深远;另一个则是东晋时期的逸少,可能指的是逸人、隐士,他们或许因为社会环境而选择了退隐。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处境和责任的思考。
最后两句 "君看尼父生知者,问了苌弘又问聃" 则是在询问或寻找那些生而知之的人物,或是对某些智者的追寻。这里的“尼父”、“苌弘”和“聃”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特定人物,但也可能是诗人虚构的角色,代表着知识、智慧或者道德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的境遇、对修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古人的故事和个人情感,诗人在探讨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和道德清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