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明 府 入 道 唐 /戎 昱 何 事 陶 彭 泽 ,明 时 又 挂 冠 。为 耽 泉 石 趣 ,不 惮 薜 萝 寒 。轻 雪 笼 纱 帽 ,孤 猿 傍 醮 坛 。悬 悬 老 松 下 ,金 灶 夜 烧 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醮坛(jiào tán)的意思:指祭祀时所用的坛台,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场合或仪式。
金灶(jīn zào)的意思:比喻财富丰厚、生活富裕。
笼纱(lóng shā)的意思:比喻言辞、文章等具有迷惑性或遮掩真相的手法。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烧丹(shāo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时,丹药在炉中烧制,形成烧丹的过程。比喻经过煅炼、磨砺,人的品质得到提高。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悬悬(xuán x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悬而未决,不明朗。
- 注释
- 何事:为何。
陶彭泽:陶渊明(字彭泽,东晋诗人)。
明时:太平盛世。
挂冠:辞官。
耽:沉醉。
泉石趣:山泉石的乐趣。
薜萝寒:贫寒的薜荔和萝藤。
轻雪:轻盈的雪花。
笼:覆盖。
纱帽:古代文人的帽子。
孤猿:孤独的猿猴。
醮坛:祭祀坛。
悬悬:悠然自得的样子。
金灶:金制的炉灶。
夜烧丹:夜晚炼丹。
- 翻译
- 为何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在太平盛世还要辞官归隐。
他沉醉于山泉石趣,即使面对贫寒的薜荔和萝藤也不怕。
轻盈的雪花覆盖着他的纱帽,孤独的猿猴在祭祀坛边徘徊。
他在老松树下悠然,夜晚在金制的炉灶中炼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准备入道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决心。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泉水和奇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这里代表了隐逸生活的清净与宁静,而“不惮薜萝寒”则表明诗人对严寒天气的坚忍。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这两句通过轻雪覆盖的帽子和独自跳跃的小猿,以及古老的祭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老松之下悬挂着炼制仙丹的器具,金灶在夜晚继续燃烧,暗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营造,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居庸关
居庸关,山苍苍,山头雉堞连云长。
一夫临关,万夫莫当。
古称秦关百二强,何如居庸殿朔方。
毡裘编发俱来王,此时正值天雨霜。
龙虎台前沙草黄,天寿峨峨冠中央。
拜谒二陵心孔伤,葱葱佳气浮苍茫。
神游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
饥鹘啸风狐兔藏,肩舆复度冰河傍。
仆夫黯淡颜无光,皮裘貂帽冻欲僵。
举头但见南雁翔,居庸关,山苍苍。
王生行
王生少负耽奇癖,落魄风尘人不识。
祗从湖海恣遨游,羞向人前嗟厄塞。
胸中神识一何奇,儒雅风流应在兹。
篆隶由来追史籀,时时复作无声诗。
城西一室大如斗,室中奇物无不有。
花鸟图书可自娱,樽罍彝鼎传来久。
赏鉴能同张茂先,翩翩意气更堪怜。
胡琴劈碎宁论价,古剑酬人不计钱。
与余倾盖称莫逆,问奇肯过扬雄宅。
竹里酣歌任往来,花间啸傲忘朝夕。
朝夕相从酒一樽,交情如此君毋谖。
但能博物复饮酒,世事悠悠安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