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黛青(dài qīng)的意思:形容女子妆容娇美动人。
伐冰(fá bīng)的意思:伐冰指的是破除冰层,比喻解决难题或困境。
犯寒(fàn hán)的意思:指感受到寒冷。
风帽(fēng mào)的意思:指风雨中的帽子,比喻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大局,对别人不负责任。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呵手(hē shǒu)的意思:指责、责备。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眉黛(méi dà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目之美。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射影(shè yǐng)的意思:指快速而准确地射中目标,也用来比喻言辞或文章表达准确、精练。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添增(tiān zēng)的意思:增加、添加、补充
脱离(tuō lí)的意思:摆脱束缚,解脱出来。
永宁(yǒng níng)的意思:永远安宁、永不动荡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永宁寺时所见的冬日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已背荒南过永宁”,点明了地点和行进方向,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辛。接着“犯寒呵手捉枯藤”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诗人不得不在寒冷中紧握枯藤,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镜子底下的白发,山比作画眉女子的青黛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山川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前句中的“射影”可能是指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光影,暗示着冬日阳光的珍贵与温暖;后句的“伐冰”则可能指人们在严冬时节采集冰块,用于保存食物或进行其他冬季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当前身份的自嘲。最后一句“我是前身卧像僧”可能是在说诗人如同一位静坐于佛像前的僧人,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
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落梅有叹
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