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求道人永福谒同参二首·其二》
《送求道人永福谒同参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拄藤峰顶长啸,赠子西行风半帆。

想见月生潮上处,新诗历历在千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行风(xíng fēng)的意思:行为作风;风度举止;品行表现。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送求道人永福谒同参二首(其二)》。诗中以“拄藤峰顶一长啸”开篇,描绘了道人求行前在山峰之巅,手持藤杖,长声啸叫的情景,展现了道人对修行之路的坚定与决心。接着,“赠子西行风半帆”,诗人以风助行舟的比喻,表达了对道人旅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想见月生潮上处,新诗历历在千岩。”这两句则进一步想象道人在月光下行走于潮水之上,仿佛穿越千岩万壑,每一步都留下了新诗的痕迹。这里不仅描绘了道人的旅程,也暗喻了道人在修行路上的思考与感悟,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灵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道人求行的决心与旅途的壮丽,又蕴含了对道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阿城

掖庭咫尺失王嫱,库吏奸因鼠粪扬。

邂逅阿城重怀古,欲从何处吊威王。

(0)

真真·其三

蔷薇露浣晚妆成,别倚瑶台弄玉笙。

綵凤自来刚翼比,银蟾可到是身轻。

人担艳冶原须福,天赋聪明必有情。

不画幽兰定梅萼,更无他物着卿卿。

(0)

如梦令.桃花

细叶绿分琼佩。嫩蕊凝香欲醉。

帘卷午风轻,刚值消寒初退。妩媚。妩媚。

竹外一枝斜对。

(0)

花月吟

花满池塘月满栏,看花步月夜漫漫。

殷勤嘱咐花同月:花莫飘零月莫残。

(0)

花心动·其一黄伯阳岁晚见梅,适遇旧赋以赠别,持行卷来,求孙果翁、卫立礼洎予皆和

东阁何郎,记当时、曾赏旧家红萼。

彩笔赋诗,绿发簪花,多少少年行乐。

自从惊觉扬州梦,芳心事、等闲忘却。

断魂处,月明江上,路迷天角。老去才情顿薄。

奈客里相逢,共伤漂泊。

洗尽艳妆,留得遗钿,尚有暗香如昨。

岁寒天远离杯短,匆匆去、孤怀难托。

向花道,春来未应误约。

(0)

庆清朝慢.梨花

帐浅飞云,壶深买雨,小楼全在花中。

寻常缟夜,透帘别样玲珑。

院落常如有月,把香魂浸得溶溶。

诗梦醒,却还似梦,坐远惺忪。

谁识天然雅素,向瑶台独立,一笑春空。

澹雯化绿,清气暗接仙蓬。

撩乱玉人心眼,最愁他燕子无踪。

三生事,只将明白,交付东风。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