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钧玉吴台旧,诛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当世清风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华衮(huá gǔ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非常出众,令人钦佩。

梁苑(liáng yuàn)的意思:梁苑是指梁国的宫苑,用来比喻富庶繁荣的地方。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吴台(wú tái)的意思:指人物的聪明才智和口才出众。

遗后(yí hòu)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后代或遗产。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鉴赏

这首诗是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

开篇“钧玉吴台旧”,将历史比喻成古老的玉器,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视与敬仰。而“诛茅梁苑新”则展示了一种更新换代的历史轮回感,既有对过去辉煌成就的缅怀,也映射出对未来变迁的接受。

紧接着,“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通过对比官职的尊贵与家庭生活的平淡,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与个人生活之间差异的感慨。这样的对比不仅彰显了古人对于内外平衡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价值观。

“直道高当世”一句,则直接赞颂了祁国正献公的人格和德行,认为其品行高洁,能够与时代同步,成为后世楷模。而“清风遗后人”,则是对祁国正献公精神遗产的美好寓意,将其比喻为清新的风,流传给后来的人们,充满了诗人的敬仰和怀念。

末尾两句,“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千秋”表达时间的悠久,而“寒照目”则是在说即使时光流逝,但祁国正献公的事迹仍然清晰可见,未被遗忘。最后,“竹帛不栖尘”,以竹子和洁净的帛布比喻祁国正献公的人格纯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祁国正献公生平、品行及精神遗产的颂扬,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德才兼备者的崇敬。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以及他对道德高尚、清风亮节的追求。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谢医士过访诗以赠之

医家王道类吾儒,领取全功自不疏。

前代东垣今见子,十年医案已成书。

烟霞品物堪供客,泉石膏肓益愧予。

杖屦峰头还惜别,逢人休指野农居。

(0)

除夕二首·其二

孤城为客未从容,几度思春春正逢。

缑岭自应归子晋,河汾今已老文中。

呼童早辨看山屐,载橐遥携刻石工。

便向青萝依大隐,即从中洞访双峰。

(0)

初访中洞山八咏·其三

苍盘翠磴郁玲珑,浑沌何年此幻空。

狐兔不知潜莽穴,山灵应为惜奇踪。

表章名胜君无负,落寞荒丘我自容。

便欲编茅同结搆,他年中洞看高峰。

(0)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三

廿年藏息傍岩隈,转眼光阴得许催。

共叹浮生元是幻,应知历劫不为灰。

烟霞落寞林中影,花鸟流连掌上杯。

认得此山真面目,朱明开辟待君来。

(0)

和李三洲一首

七月林亭初送暑,经秋荷渚尚馀花。

子猷兴好还堪过,崔灏诗成不用加。

灯火楼台悲管吹,茑萝门外少尘沙。

清时乐事如相待,不见城南奏暮笳。

(0)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八金粟洞

帽峰原是小瀛洲,金粟相传玉洞留。

逢着紫霄烦一问,化书何事属齐丘。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