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华衮(huá gǔ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非常出众,令人钦佩。
梁苑(liáng yuàn)的意思:梁苑是指梁国的宫苑,用来比喻富庶繁荣的地方。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吴台(wú tái)的意思:指人物的聪明才智和口才出众。
遗后(yí hòu)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后代或遗产。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
开篇“钧玉吴台旧”,将历史比喻成古老的玉器,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视与敬仰。而“诛茅梁苑新”则展示了一种更新换代的历史轮回感,既有对过去辉煌成就的缅怀,也映射出对未来变迁的接受。
紧接着,“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通过对比官职的尊贵与家庭生活的平淡,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名利与个人生活之间差异的感慨。这样的对比不仅彰显了古人对于内外平衡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价值观。
“直道高当世”一句,则直接赞颂了祁国正献公的人格和德行,认为其品行高洁,能够与时代同步,成为后世楷模。而“清风遗后人”,则是对祁国正献公精神遗产的美好寓意,将其比喻为清新的风,流传给后来的人们,充满了诗人的敬仰和怀念。
末尾两句,“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千秋”表达时间的悠久,而“寒照目”则是在说即使时光流逝,但祁国正献公的事迹仍然清晰可见,未被遗忘。最后,“竹帛不栖尘”,以竹子和洁净的帛布比喻祁国正献公的人格纯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祁国正献公生平、品行及精神遗产的颂扬,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德才兼备者的崇敬。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以及他对道德高尚、清风亮节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