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春经筵》
《仲春经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书文经训揄扬,鱼雅儒簪晋两行

笃志近思学问,思艰图易劭农桑

春台共喜时方鬯,广厦宁惟例举常。

周孔吾师游意切,推行独惭未云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笃志(dǔ zhì)的意思:坚定追求目标,全心全意投入

广厦(guǎng shà)的意思:广厦是指宽敞而高大的房屋,也可以比喻宏伟的建筑物或庞大的机构。

近思(jìn sī)的意思:思考、思索

经训(jīng xùn)的意思:经过教训和磨练,使人有所成长和进步。

例举(lì jǔ)的意思:列举出具体事物或事例。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劭农(shào nóng)的意思:指悉心耕种、勤劳务农的农民。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书文(shū wén)的意思:指文章、书籍等文字的内容。

推行(tuī xíng)的意思:推动并实施某种政策、计划或措施。

学问(xué wèn)的意思:学问指的是知识、学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训义(xùn yì)的意思:训诫的道理和意义。

雅儒(yǎ rú)的意思:指言辞文雅、举止端庄的学者。

揄扬(yú yáng)的意思:夸奖,表扬

周孔(zhōu kǒng)的意思:指以周公、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圣贤。表示尊崇古代贤者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鉴赏

此诗《仲春经筵》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展现了其对儒家学问的深刻理解和深厚造诣。诗中以“书文经训义揄扬”开篇,点明了通过阅读经典来弘扬儒家教义的主题。接着,“鱼雅儒簪晋两行”,运用比喻手法,将儒家学者比作鱼雅之士,形象地描绘出他们严谨治学、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

“笃志近思研学问,思艰图易劭农桑。”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与实践生活中的态度,强调了他们不仅致力于学问的深入探讨,还注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体现了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

“春台共喜时方鬯,广厦宁惟例举常。”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时节,学者们聚集一堂,共享学术盛宴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术交流和创新的期待,以及对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开放态度。

最后,“周孔吾师游意切,推行独惭未云遑。”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深受周公与孔子的教诲,但在推广和实践儒家思想方面仍感不足,表达了对自身学识和能力的反思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弘历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帝王对于国家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学者对于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走笔和玉田见示之作

望六年来大欠强,远心犹自不知量。

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

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

仙翁倘许时过话,唤婢烹鲜仆洗觞。

(0)

走笔·其三

阴晴应是互根原,赋就熹微日在门。

暖入梅花迷蝶梦,青归竹叶护龙孙。

频看新历知春到,惯啖香芹幸老存。

閒向芸窗读周易,一端真趣与谁论。

(0)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其三

湖望渺无极,稀微见太嵩。

船行天汉上,人在月华中。

长篴关山曲,高帆广漠风。

独怜牛女渚,无路借媒通。

(0)

十八滩杂咏·其一

行路说艰难,江西十八滩。

乱流森铁石,急濑泻琼珊。

浪搏心同碎,风低意颇安。

觉来人世险,不在此中看。

(0)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其三

西城郁佳树,青青凌云汉。

胡然我眷之,迟立久泮涣。

赫赫曹大夫,昔镇东兵乱。

曾坐此繁阴,开诚诹听断。

海国今宁谧,伊谁赞成算。

遐思复遐思,江深无畔岸。

(0)

一苇所如四首·其三秋

秋风到岭海,万木暗萧疏。

水落江涵石,云收天太虚。

同我好舟俦,乘潮纵所如。

忽忽东山外,窥出银蟾蜍。

天光与水色,万里灿琼琚。

行乐复行乐,浩歌清有馀。

长篴悲远风,短箫翻采蕖。

夜半潮既平,追欢尚纡徐。

岂不怀归棹,感君意勤渠。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