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蕃曲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渺渺:形容烟雾稀疏或遥远的样子。
戍烟:戍楼的炊烟,代指边关。
孤:孤独,孤单。
茫茫:形容广阔无垠。
塞草:边塞的草木。
枯:枯萎,干枯。
陇头:古代对边塞的称呼,这里指边疆。
那用闭:何须关闭,为何要封闭。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防胡:防范胡人,此处可能指外敌。
- 翻译
- 远处戍楼的炊烟孤独飘荡,
广袤的边塞草木枯黄无边。
- 鉴赏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荒凉、防守孤寂的景象。"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中的"渺渺"和"茫茫"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戍楼的遥远和塞草的繁茂,但又加上了"孤"和"枯"两个字眼,让人感受到一种荒凉与萧索。"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则表达了边塞之地常年紧张的军事状态,以及对外来侵略者的警惕。
从这段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边疆戍守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唐朝时期边防的严峻状况,展现了古代军人在遥远边塞所承受的心灵压力和物质艰辛。
刘长卿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往往能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这段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历史的痕迹,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