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石 门 山 泉 唐 /郑 谷 一 脉 清 冷 何 所 之 ,萦 莎 漱 藓 入 僧 池 。云 边 野 客 穷 来 处 ,石 上 寒 猿 见 落 时 。聚 沫 绕 崖 残 雪 在 ,迸 流 穿 树 堕 花 随 。烟 春 雨 晚 闲 吟 去 ,不 复 远 寻 皇 子 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迸流(bè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也用来比喻思绪、情感等激动得无法自持。
边野(biān yě)的意思:边远的地方。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皇子(huáng zǐ)的意思:指皇帝的儿子,也泛指贵族子弟。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闲吟(xián yín)的意思:指闲暇时吟咏诗词或欣赏音乐的休闲活动。
烟春(y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如烟如雾,美丽而迷人。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皇子陂(huáng zǐ bēi)的意思:指位高权重的人在地位上有所倒退。
- 翻译
- 一股清凉的水流要去向哪里,它环绕着莎草和苔藓流入僧人所用的池塘。
山边的游人来到这荒凉之地,石上的寒猿看到水滴落下时也感到凄凉。
积聚的泡沫围绕着悬崖,残留的雪在其中,流水穿过树木,花瓣随之飘落。
在烟雾弥漫的春天和雨后的傍晚,我悠闲地吟咏离去,不再去寻找那遥远的皇子陂。
- 注释
- 清泠:形容水清澈冷冽。
萦莎漱藓:环绕莎草和苔藓。
野客:野外的游客或过客。
皇子陂:可能指一处名胜古迹或湖泊。
- 鉴赏
诗人以"一脉清泠何所之"开篇,展现了对自然中流水源头的探寻与好奇。"萦莎漱藓入僧池"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间泉水缓缓流入僧人居住的池塘的情景,"萦莎"二字生动地勾勒出水草交织的画面。
接着,"云边野客穷来处"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与远行,"石上寒猿见落时"则以猿啼寒声象征着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凄清感。
在下片,"聚沫绕崖残雪在"继续渲染了冬日山间的寂寥与静谧,而"迸流穿树堕花随"则描写了泉水不顾寒冷,依旧跳跃流淌,带动着落叶与碎花,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展开。
最后,"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水之美的享受和留恋,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不复远寻皇子陂"中虽有遗憾,却更多地流露出了一种归于自然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山泉、野客、寒猿等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的独特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雨轩小坐因而成咏
去岁春雨好,轩成因名之。
今年春亦雨,清跸方东移。
归来已夏月,始佳后愆期。
侵寻亟待泽,沾足幸今兹。
砌葩鲜以馨,屏林华且滋。
所喜不在此,开畦绕前墀。
菜甲既勃生,麦穗方饱垂。
学圃岂鄙哉,验农亦因斯。
先是虽慰志,后来复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