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嗟(cháng jiē)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长叹不已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客家(kè jiā)的意思:指客家人。也可指客家人的方言、文化和传统。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樵人(qiáo rén)的意思:指勤劳的农民或劳动者。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中断(zhōng duàn)的意思:指被打断或中途停止,表示某种活动或过程被干扰或中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描述被砍伐的树木在自然界的命运,以及它们对历史和时间的见证,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句“早谢樵人斧”,以“早谢”二字表达了树木在被人类砍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它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性。接着,“悠然野客家”则赋予了这些树木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形象,仿佛它们在远离尘嚣的野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描绘了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格外清冷与孤独,后一句则通过“撑霞”一词,展现了树木在霞光中挺拔的姿态,形成了一种既凄美又壮丽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生命在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美丽。
“埋没沟中断,飘零海上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树木的命运主题。树木从被砍伐到最终埋没于沟渠,再到可能随海流漂泊不定,这一过程充满了无常与不确定性,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测性。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对个体命运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的感慨。
最后,“逢时千载事,为尔一长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时间的感慨。树木见证了千年的变迁,而人类的兴衰更替在自然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通过这样的感慨,诗人不仅反思了个人的生命意义,也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历史与宇宙观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坡祠
先生笔端侔造化,妙岁清名满天下。
久知富贵等浮云,已悟世情同啖蔗。
置居阳羡山水妍,湔涤埃尘聊税驾。
岂知地主无所容,天地虽宽如传舍。
一朝焚券还其居,意气不迫愈閒暇。
年深此事竟莫传,欲纪诗篇愧陶谢。
先生祠堂幽且深,今人那识古人心。
但把丹铅较形似,满廊遗像成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