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珠节》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穿 珠 节 宋 /刘 光 祖 往 日 房 陵 怜 逐 客 ,物 情 不 觉 在 天 涯 。十 年 来 作 六 州 长 ,四 海 共 知 双 鬓 华 。封 内 半 为 故 敌 践 ,路 傍 时 问 野 人 家 。京 山 初 入 京 西 道 ,晚 景 轻 风 旆 脚 斜 。
- 鉴赏
这首宋朝刘光祖的《穿珠节》,描绘了古代四川夔州地区民间欢庆穿珠节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晴日里忙碌而欢快的情景。
首句“晴日喧阗半瘿民”,以“晴日”点明时间背景,渲染出阳光明媚的氛围。“喧阗”形容人群喧闹,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半瘿民”可能是指部分身体有缺陷的民众,这里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与关爱,他们也能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
次句“石滩争拾宝玑匀”,进一步描绘了活动的场景。石滩上,人们争相捡拾着如同珍珠般的物品,场面既充满竞争又不失和谐。这里的“宝玑”比喻珍贵的物品,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夔州踏碛遨头宴”一句,将地点转向了夔州,一个位于长江边的城市。人们在沙滩上尽情嬉戏,享受宴饮的乐趣,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里的“遨头”可能指游赏或游玩的意思,强调了人们在节日中的轻松愉悦状态。
最后一句“防渚穿珠市尾人”,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在江边的沙洲上,人们忙着穿珠,形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里的“市尾人”可能指的是市场边缘的人群,他们参与穿珠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更多活力和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古代穿珠节的热闹与欢乐,展现了宋代社会的民俗风情和人民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