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穿珠节》
《穿珠节》全文
宋 / 刘光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晴日喧阗半瘿民,石滩争拾宝玑匀。

夔州踏碛遨头宴,防渚穿珠市尾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穿chuānzhūjié
sòng / liúguāng

wǎngfánglíngliánzhúqíngjuézàitiān

shíniánláizuòliùzhōuchánghǎigòngzhīshuāngbìnhuá

fēngnèibànwèijiànbàngshíwènrénjiā

jīngshānchūjīng西dàowǎnjǐngqīngfēngpèijiǎoxié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遨头(áo t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行动或思考,不受拘束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踏碛(tà qì)的意思:踏碛是指踩在青石板上行走,比喻步履稳健,行事稳重。

喧阗(xuān tián)的意思:喧嚣嘈杂,声音嘈杂。

珠市(zhū shì)的意思:珠市是指繁忙热闹的市场,也可以用来形容交易繁荣。

鉴赏

这首宋朝刘光祖的《穿珠节》,描绘了古代四川夔州地区民间欢庆穿珠节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晴日里忙碌而欢快的情景。

首句“晴日喧阗半瘿民”,以“晴日”点明时间背景,渲染出阳光明媚的氛围。“喧阗”形容人群喧闹,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半瘿民”可能是指部分身体有缺陷的民众,这里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与关爱,他们也能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

次句“石滩争拾宝玑匀”,进一步描绘了活动的场景。石滩上,人们争相捡拾着如同珍珠般的物品,场面既充满竞争又不失和谐。这里的“宝玑”比喻珍贵的物品,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夔州踏碛遨头宴”一句,将地点转向了夔州,一个位于长江边的城市。人们在沙滩上尽情嬉戏,享受宴饮的乐趣,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里的“遨头”可能指游赏或游玩的意思,强调了人们在节日中的轻松愉悦状态。

最后一句“防渚穿珠市尾人”,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在江边的沙洲上,人们忙着穿珠,形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里的“市尾人”可能指的是市场边缘的人群,他们参与穿珠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更多活力和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古代穿珠节的热闹与欢乐,展现了宋代社会的民俗风情和人民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光祖

刘光祖
朝代:宋   籍贯:简州阳安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猜你喜欢

霭霭低宫树,绥绥点御津。

当春真是泽,数日未踰旬。

苻甲潜滋养,祈辛预被仁。

静侔色与价,端胜玉和银。

(0)

冬日视朝

百寮剑佩集明廷,班末陪臣赞谒聆。

黄道星辰联毕昴,小阳节候霭元冥。

东鹣西鲽谁分域,北极南荒一太宁。

远服迩安心敢肆,敬天勤政训聪听。

(0)

麦·其二

筑场纳稼甫功完,又播来牟绿垄攒。

辛苦更谁过农者,茅檐却鲜饱三餐。

(0)

热河启跸还京即事

习武柔遐以次行,骖驔六御启归程。

云庄慢自留清恋,麦坂旋因阅宿耕。

驼?每嫌野渡冷,马臕还趁暖曦晴。

观光率可从人愿,宛使何妨携入京。

(0)

木兰回跸至山庄作

羽骑骎骎出哨归,山庄秋杪霭清晖。

寒鱼怯与回波漾,野鸟纷随落叶飞。

筹政奚曾閒宵旰,柔遐惟是验从违。

几閒更复饶何事,理咏频因悟化机。

(0)

毡庐

居安青嶂入,选胜白云平。

不漏原胜瓦,匪雕那藉甍。

苍林禦风峭,绿野坐霜清。

逐日张还拂,于何著繫情。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