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部郎(bù láng)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的官员或人员。
才俊(cái jùn)的意思:指具有才华出众的人,特指年轻而有才华的人。
垂裳(chuí cháng)的意思:指妇女垂下裙子,表示谦恭、恭敬的样子。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发青(fā qīng)的意思:指由于受到惊吓、恐惧、羞愧等原因而脸色变得苍白。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国计(guó jì)的意思:
(1).治国的方针大计。《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宋 王禹偁 《先君后臣论》:“会 座 病, 卫君 亲视之疾,且问国计。”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顿地方,岂可图便偷安,置国计於不问。”
(2).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元史·世祖纪十》:“且言其国经 唆都 军马虏掠,国计已空。”《宦海》第一回:“总而言之,那一国之中,官吏的得人与否,关係著民生的强弱,国计的盛衰。”鲸力(jīng lì)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能力。
龙湫(ló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路风(lù fēng)的意思:指行走的风尘气息,也指行路中的状况。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青袍(qīng páo)的意思:指官员的服装,引申为指官员身份和地位。
秋石(qiū shí)的意思:指秋天的石头,比喻经过秋天的风雨洗礼后更加坚硬、坚强。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水部(shuǐ bù)的意思:指水流的方向或水流的走向。
天齐(tiā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心思、行动一致,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宪府(xiàn fǔ)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也可指政府机构。
眼泉(yǎn quán)的意思:眼泉指眼泪从眼角流下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悲痛或感动到泪如泉涌。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克谦的郎中治理水利之事,其背景设定在明朝。诗中以“短发青袍水部郎”开篇,形象地刻画了张克谦作为水利官员的形象,身着简朴的青袍,头戴短发帽,体现了他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
接着,“远将能事报垂裳”,表明张克谦不远千里,带着他的才能和智慧,为国家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同辅佐君王的垂裳一般重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张克谦的贡献比作是君王衣裳上的装饰,强调了他的作用和价值。
“龙湫百眼泉归漕,鲸力千秋石作防”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张克谦治理水利的具体行动。龙湫百眼泉,指的是众多的泉水汇聚一处,而“归漕”则意味着这些水源被有效地引导和利用,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鲸力千秋石作防,则是通过坚固的石坝来抵御洪水,保护土地免受水患之灾。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张克谦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
“一路风霜重奉诏,普天齐鲁最经荒”表达了张克谦在治理水利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挑战。他不畏风霜,多次奉命前往,尤其是在荒凉之地,更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也反映了当时水利治理的艰巨性。
最后,“山东宪府贪才俊,国计应劳细与商”点明了张克谦在山东宪府中的地位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宪府是负责地方行政的机构,这里的“贪才俊”并非贬义,而是赞扬张克谦因其杰出才能而受到重视。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张克谦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细致和周到,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优秀官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克谦治理水利事迹的描绘,既赞美了他个人的才华和奉献精神,也反映了明代水利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美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南岳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
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
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登天目山下作
去岁离秦望,今冬使楚关。
泪添天目水,发变海头山。
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
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登荆州城楼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