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疏通之,如海决江流。
堂堂须垂膺,漆点横清秋。
禅室(chán shì)的意思:指用于修行禅定的房间或空间。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当方(dāng fāng)的意思:指在某个方面具有特长或优势的人或事物。
法宝(fǎ bǎo)的意思:法宝是指有特殊功效的法术或物品,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困难或获得成功。
方山(fā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呈现出完美的形状或状态。
负山(fù shān)的意思:指承担巨大的重担或责任。
见光(jiàn gu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公众场合或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技能、才华或优点。
空海(kōng hǎi)的意思:形容事物广阔无边,无穷无尽。
跬步(kuǐ bù)的意思:跬步指的是一小步,即指非常短的距离。
毛头(máo tóu)的意思:指头发稀疏、稚嫩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年纪小、经验不足的人。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南车(nán chē)的意思:南车意为南方的车辆,比喻人才出众或事物优秀。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山邱(shān qiū)的意思:指山与山之间的小山丘,也比喻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差异。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疏通(shū tōng)的意思:消除阻塞,畅通无阻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威光(wēi guā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依投(yī tóu)的意思:指依靠、投靠。
衣裘(yī qiú)的意思:指富贵、豪华的衣服。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指南(zhǐ nán)的意思:指引、引导的书或物品
指南车(zhǐ nán chē)的意思:指南车是指古代的一种用来指示方向的车辆,比喻引导和指引他人的人或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的崇敬之情。
首句“大千微尘偈,章句妙难求”,以大千世界中的微尘数量来比喻佛法的深奥与广大,暗示佛法的智慧难以穷尽。接下来,“公为疏通之,如海决江流”则表达了通过佛法的引导,人们能够理解宇宙真理,如同江水决堤般释放出无穷的力量。这体现了佛法的开悟之力,能够启迪人心,揭示生命的真谛。
“堂堂须垂膺,漆点横清秋”两句,以堂堂正正的姿态比喻修行者坚定的意志,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清明的心态。这里的“漆点横清秋”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十虚圆当念,三世集毛头”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无边界和时间空间的统一性,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佛法的真理都是永恒不变的。这体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
“平生说禅口,想见光迸浮”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口述佛法时的智慧光芒的赞美,认为他们的言语如同光明一般,能够照亮他人的心灵。
“世间眼久灭,法宝空海洲”则指出在世俗的迷雾中,人们的智慧之眼往往被遮蔽,而佛法如同海洋中的宝岛,是指引人们走出迷途的灯塔。
“年年春欲暮,禅室清香留”描绘了一幅春末禅室中静谧祥和的画面,暗示佛法的教义如同春天的香气,持久地留在人们心中,给予心灵以滋养。
“迷途指南车,戴恩负山丘”将佛法比作迷途中的指南车,强调佛法对于迷失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感激之情,他们如同背负山丘的恩人,为人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最后,“愿从清凉山,威光作依投”表达了诗人希望从佛法中获得清凉与智慧的愿望,将自己置于佛法的庇护之下,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行当方山见,跬步披衣裘”则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修行之路,每一步都将是向着佛法深入探索的旅程,披上衣裘,意味着准备好了面对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考验。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感悟和对修行者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修行愿望和对佛法力量的深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