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归家·其三》
《乱后归家·其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一炬成焦土先人敝庐

有家壁立,无树可巢居

小妇啼开箧,群童喜荷锄。

苔花经雨长,狼藉家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壁立(bì lì)的意思:形容两个物体之间没有间隙,非常贴近,无法分离。

敝庐(bì lú)的意思:指破旧的屋子,也用来比喻贫寒的家庭。

巢居(cháo jū)的意思:指人们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不愿离开或迁徙。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焦土(jiāo tǔ)的意思:焦土是指被烧焦的土地,比喻战争或灾难后的一片荒凉和毁灭。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小妇(xiǎo fù)的意思:指婉约、温柔、贤淑的女性。

有家(yǒu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过后归家的场景,充满了对家园变迁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坚韧。首句“一炬成焦土”直接点明了家园在战火中的惨状,一片废墟,满目疮痍。接着,“先人此敝庐”则透露出家园的历史痕迹和家族的记忆,虽破败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有家真壁立”一句,以“壁立”形容家的坚固,既是对家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家园虽遭破坏但仍能挺立的感慨。“无树可巢居”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家园的荒凉与凋零,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小妇啼开箧,群童喜荷锄”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家庭成员面对家园重建的不同反应。小妇的哭泣中既有对家园被毁的哀伤,也有对未来重建的期待;而孩子们的喜悦则体现了他们对劳动和希望的乐观态度。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差异,也反映了在困境中人们依然保持的积极心态。

最后,“苔花经雨长,狼藉满家书”以自然界的苔藓生长比喻家园的新生,尽管满是狼藉,但生命力顽强,象征着家园在经历灾难后仍能重新焕发生机。同时,“满家书”可能是指书籍或记录,暗示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的保存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归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个人与家庭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对家园、文化和未来的深深眷恋与期待。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宋骑吹曲·其三回銮曲第二

都人望气归瑶阙,星扫茸头落参伐。

西人冉冉留紫云,六飞拥日歌回军。

(0)

句·其十九

兴亡有数从千古,寒暑无情又一年。

(0)

题萧梅初旧所藏钱塘王畿图二首·其一

阴山腥马蹂京尘,锁杀宫花不识春。

哭问钱塘江上月,如今谁是去邠人。

(0)

锦钱馀笑·其五

我家南山南,日月最相爱。

清光泼面来,只是无人买。

我昔买淂之,翻手恣买卖。

山北诸草木,也只得礼拜。

(0)

有以渔舟唱晚作图命题拟试者因戏成三首·其一

绝妙王郎句,无声小米图。

舷歌天地阔,笠钓水烟孤。

暮色分浓淡,馀音似有无。

卧游千里外,展卷欲思鲈。

(0)

宋季实为作山水清远图

绿云涨脩堤,红雾迷横桥。

烟村近城郭,楼台郁岧峣。

春风二三月,一舸浮清苕。

枕水何人居,倚户看轻桡。

回头见南山,孤塔峨山椒。

耕牛引闲犊,秧水浮新苗。

悠然爱吾庐,楚语何待招。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