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邑当湖北,官无接送劳。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常熟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巨邑当湖北”,点出常熟作为大都市的位置,位于长江之北。接着“官无接送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府不需烦劳接待的轻松心情。
“水多归海近,城半在山高。”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常熟的地理特征:水系丰富,靠近大海;城市部分区域坐落在山丘之上,显示出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这样的环境描写,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僧寺馀庭柏,人家尽野蒿。”这两句则转向人文景观,描绘了寺庙中古老的柏树与普通人家周围的野草,形成鲜明对比。柏树象征着长久与庄严,而野蒿则代表了平凡与自然,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重游逢日暮,惆怅促回舠。”诗人再次造访常熟,却正值黄昏,心中难免生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他匆匆返回舟船,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离开,也可能寓意着情感上的告别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常熟这座城市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霞卷云舒映树明,花如妩媚向人倾。
仙翁染翰饶诗兴,学士停骖傲物情。
有限光阴春事老,无端风雨莫愁生。
明朝扫地红英遍,却待寻芳出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