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兀然无事·其二》
《兀然无事·其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

向外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痴顽(chī wán)的意思:形容人迟钝愚蠢,不肯接受劝告或改变。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相趁(xiāng chèn)的意思:相互追赶

向外(xiàng wài)的意思:朝着外部或外界发展、扩展或表露出来。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注释
兀然:孤独的样子。
觅:寻找。
功夫:这里指生活的意义或目标。
痴顽汉:形容愚笨无知的人。
畜:储存。
但知:只知道。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动词,表示满足于吃饭。
相趁:互相追逐,忙碌。
浑:全然。
不反:没有回头。
翻译
我独自一人无所事事,从未有人来打扰。
我试图在外界寻找意义,却总是显得愚笨无知。
我不储存一粒粮食,只要有饭吃就满足。
世上的忙人太多,互相忙碌竟无暇顾及对方。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自己求学修身之间关系的思考。"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显示出诗人远离尘嚣,独自冥思,没有外界的打扰。紧接着"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则表明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学问探索的执着与专注。"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可能是在强调生活简朴,不积累财物,每到用餐时都浑然不知。

最后两句"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描绘了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在外面的世界里,人们忙碌、争斗,而诗人自己却是超脱于这些纷扰之外,不为其所动。整首诗充满了清高淡远之意,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世俗生活的深刻认识和选择。

王梵志作为唐代的诗人,以其超然物外、诗风清新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次王敬助见寄韵六首·其六

山阴归贺老,唐室尚升平。

诗有清狂语,心无宠辱惊。

赓歌希杰作,出处见真情。

夷考前人志,非君孰并行。

(0)

洞山十咏·其五将军石

奇形奋雄武,可拜不可触。

虽无三品封,阅世知几国。

似逃秦王鞭,来听山鬼哭。

翻思雷万春,受矢如槁木。

(0)

偶读戴帅初先生寿陈太傅用东坡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二句为韵有感依韵续其后亦寓世态下劣自己不遇之意云尔·其二

贪夫富且寿,吉士饥复寒。

什袭宝燕石,白璧泥涂间。

老成愧苟得,童稚羞无官。

如何羊裘翁,不念归来难。

(0)

春日杂咏绝句二首·其二

野人居处绝纷哗,芳楥疏篱八九家。

昨夜山中风雨急,晓来门巷扫桐花。

(0)

赤松杂咏六首·其二小桃源

涧户沈沈锁翠烟,落花流水自年年。

种桃道士多风致,疑是天台采药仙。

(0)

暑夜对月

三伏炎宵困郁蒸,揽衣盘礴敞閒庭。

自移冰簟邀明月,卧看银河倒列星。

竹树繁阴薄沆瀣,乾坤清气入襟灵。

蓐收按节明朝至,先落梧桐一叶青。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