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五十九》
《诗并序·其五十九》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死竟土底眠,生时土上走。

死竟不出气,生时不住口。

早死一生毕,谁论百年后。

召我还天公不须出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出气(chū qì)的意思:发泄怒气或不满情绪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住口(zhù kǒu)的意思:停止说话,闭嘴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探讨了生死与存在的主题。王梵志通过对比“死”与“生”的状态,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首先,“死竟土底眠,生时土上走。”这两句描绘了死亡与生命的状态。死后,人归于尘土,沉睡在地下;活着时,则在大地上奔走。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土”作为连接生死的媒介,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归宿。

接着,“死竟不出气,生时不住口。”进一步对比了死与生的特点。死后的状态是静默无声的,不再有任何呼吸或言语;而活着的人则滔滔不绝,永不停歇。这不仅反映了生命的活跃与语言的丰富,也暗含了对言语与行动的反思。

“早死一生毕,谁论百年后。”这两句表达了对生死的超脱态度。诗人认为,如果能尽早解脱,结束生命,那么一切烦恼都将终结,不必担忧百年之后的事情。这种观点体现了对现世生活的淡然和对解脱的渴望。

最后,“召我还天公,不须尽出手。”诗人似乎在呼唤着某种力量,希望被引领回到天庭,暗示了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天公”可能象征着更高的存在或命运的主宰,而“不须尽出手”则表明了对命运的顺从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探讨了生死、存在与解脱的主题,展现了王梵志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题伯时所画宫女·其二

睡起昭阳暗淡妆,不知缘底背斜阳。

若教转盼一回首,三十六宫无粉光。

(0)

送僧化宁吴中行脚·其一

我欲游京口,浮家未有船。

羡君无一物,篷底曲肱眠。

(0)

过左掖门马上口占

十载扁舟自在闲,帝城春物不相关。

却因久住蓬莱阁,赢得年年看绿山。

(0)

偶书二绝呈馆中旧同舍·其一

去年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

今日醉登延阁望,几人回首忆穷途。

(0)

宿上方院

问津渔子浦,休驾法王城。

一雨夜来过,数峰烟际明。

藤萝月不到,钟磬寒愈清。

信美欲归去,村鹃如放声。

(0)

吕丞相自天台寄示退老堂诗卷赋此二首·其一

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

挽去暂成调鼎事,归来还作钓璜翁。

东山胜践今人见,西洛耆年几客同。

圮上一编浑未用,赤松那得便从公。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