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元 /张 养 浩 峰 峦 如 聚 ,波 涛 如 怒 ,山 河 表 里 潼 关 路 。望 西 都 ,意 踌 躇 。伤 心 秦 汉 经 行 处 ,宫 阙 万 间 都 做 了 土 。兴 ,百 姓 苦 ;亡 ,百 姓 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潼关(tóng guān)的意思:指担心、忧虑的心情。
西都(xī dōu)的意思:指长期被战乱蹂躏,处于混乱状态的地方。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山河表里(shān hé biǎo lǐ)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内外都很广阔,包括了山河和表里。
- 注释2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 赏析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唐伯虎题宋祖蹴鞠图
夹马两雄坠,乾坤正澒洞。
黄袍问周鼎,君臣合智勇。
谁传御容在,画院有供奉。
凡材染长鬣,天采不为竦。
解元丹青妙,艺苑之鼌董。
所状必英物,风云一时拥。
当其徒步奋,将相相接踵。
击鞠不忘武,猛烈志腾踊。
龙跳虎跃中,虬髭飒然动。
亦知缣粉腐,烂烂神观耸。
山河溢异表,日角照檐栱。
古图零落尽,顾陆翳榛垄。
帝王留奇迹,麟台写威重。
悠悠宣和圣,花鸟埋幽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