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圃添新种,閒街走倦翁。
挈瓢儿亦喜,荷插妇能同。
秋菰今岁美,伴饤夜灯红。
此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一幕,充满了田园诗意与生活情趣。首句“野圃添新种”,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在野外的园圃里新增了植物的种植,预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閒街走倦翁”一句,描绘了一位老翁在空旷的街道上悠闲地行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挈瓢儿亦喜,荷插妇能同。”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的喜悦以及妇女们的参与,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与共享。孩子们提着水瓢,妇女们手持荷叶,共同参与农事活动,画面温馨而充满活力。
“土润除莎草,畦偏畏蓼虫。”描述了农事活动中的细节,通过“土润”和“除莎草”的动作,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细心照料;“畦偏畏蓼虫”则体现了农民对害虫的警惕,显示出他们对农作物保护的重视。
最后,“秋菰今岁美,伴饤夜灯红。”将视角转向丰收的景象,秋日的菰米(一种稻米)今年格外丰美,夜晚的灯火映照出一片热闹与喜悦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丰收的场景,也暗示了人们庆祝丰收的欢乐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从农事活动到家庭生活,再到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农耕文明中的人情味与自然之美。
碧溪湾,疏竹外,正小春天气。
绿珠羞涩,半吐椒红可人意。
月香传瘦影,露脸凝清泪。
笑倡条冶叶,怕冷尚贪睡。马行迟,雪未霁。
还忆前村里。青禽啁哳,疑是当时梦初起。
旧愁归塞管,远恨潇湘水。望江南,故人家万里。
草玄亭前老侯芭,赠我鞓红三朵花。
一春风雨伤麦麻,天香何事来山家。
且劝花王一杯酒,更祝花王千万寿。
洛阳名苑今在否,未必开花大如斗。
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酣歌谁识李翰林,酒楼柳絮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