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大夫宅》
《陈大夫宅》全文
宋 / 华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邻里相欢美谈,通衢高柳碧鬖鬖。

至今风俗虞芮目击岐周自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邻里(lín lǐ)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泛指周围的人或社会关系。

美谈(měi tán)的意思:美好的谈话或赞美的言辞

目击(mù jī)的意思:亲眼看见或亲身经历。

岐周(qí zhōu)的意思:岐周是指事物分叉或分离后再次合并,也可用来形容人事物分离后再次聚合的情况。

俗称(sú chēng)的意思:俗称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使用的、与正式名称不同的称呼。

相欢(xiāng huān)的意思:彼此相互欢喜、喜爱

虞芮(yú r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大夫宅邸周边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以及其宅邸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通过“邻里相欢起美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接着,“通衢高柳碧鬖鬖”一句,以高大的柳树和青翠的枝叶,象征着陈大夫宅邸周边环境的宜人与生机,进一步烘托出居住于此的主人所享受的宁静与舒适。

后两句“至今风俗称虞芮,目击岐周始自惭”则表达了对陈大夫品德与行为的赞美。这里的“风俗”不仅指社会风气,也暗含了人们对陈大夫言行举止的认同与效仿。“虞芮”和“岐周”均为古代的道德典范之地,诗人借此表明,陈大夫的行为举止如同虞芮和岐周时期一样,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在目睹之后,都感到自愧不如,表达了对陈大夫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陈大夫宅邸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好,更深刻地赞扬了陈大夫的高尚品德和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华镇
朝代:宋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猜你喜欢

和徐思叔题贫乐图

三间破屋一床书,锦心绣口冰肌肤。

自纫枯叶作裤襦,此君便是长须奴。

(0)

鹧鸪天·其三

不学真空不学仙。不居廛市不居山。

时沽鲁酒供诗兴,莫管吴霜点鬓斑。

只么去,几时还。岂知魂梦□□间。

凭君休作千年调,到处惟□一味闲。

(0)

玉抱肚

同行同坐。同携同卧。

正朝朝暮暮同欢,怎知终有抛亸。

记江皋惜别,那堪被、流水无情送轻舸。

有愁万种,恨未说破。知重见、甚时可。

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这眉头、强展依前锁。这泪珠、强抆依前堕。

我平生、不识相思,为伊烦恼忒大。你还知么。

你知后、我也甘心受摧挫。

又只恐你,背盟誓、似风过。共别人、忘著我。

把洋澜在,都卷尽与,杀不得、这心头火。

(0)

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0)

病起·其一

一病已兼旬,朝来试整襟。

眼前惊雾散,耳底怪蝉吟。

检点尘侵砚,爬搔雪满簪。

春归浑未省,绿树又成阴。

(0)

除夜

老境渐相干,饶侬鬓未斑。

岁华今夜换,天道此时还。

累重家常俭,身轻心自閒。

莫愁生计薄,笔底有青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