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小刘解元赴试南宫》
《送小刘解元赴试南宫》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衰年萧寺,偶与凤巢邻。

万里刷鲜羽,一鸣惊众人

催征骑急,春接赐袍新。

折取如丹桂归荣鹤发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ǎoliújiěyuánshìnángōng
sòng / wángyáng

shuāiniánshuìxiāoǒufèngcháolín

wànshuāxiānmíngjīngzhòngrén

háncuīpiànchūnjiēpáoxīn

zhédānguìguīróngq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催征(cuī zhēng)的意思:指催促、强迫征收或征调。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凤巢(fèng cháo)的意思:凤巢指的是凤凰筑巢的地方,比喻人才聚集的地方或者有才华的人聚集的地方。

归荣(guī róng)的意思:指功绩、声名等归于某人,表示荣誉、功绩归属于特定的个人或团体。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鲜羽(xiān yǔ)的意思:指鲜明的羽毛,比喻出众的才华或美德。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征骑(zhēng qí)的意思:征骑指的是出征的军队,特指骑兵部队。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翻译
在晚年时,我寄居在一个简朴的寺庙旁,偶尔与凤凰的巢穴相邻。
我展开翅膀飞翔万里,一声鸣叫震惊了众人。
寒冷的季节催促着征马疾驰,春天带来了皇上新的赏赐。
我如同折下鲜艳的丹桂,带着荣耀回归,让白发亲人们欢欣鼓舞。
注释
衰年:晚年。
萧寺:简朴的寺庙。
凤巢:凤凰的巢穴,象征高贵。
征骑:出征或服役的骑兵。
赐袍:皇上的赏赐衣物。
如丹桂:比喻珍贵和显赫。
鹤发:指老年人的白发。
亲:亲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考生即将赴考南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行动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个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衰年税萧寺,偶与凤巢邻”两句,设定了一种既有孤独感又不乏祥瑞预兆的环境。古人常以凤凰象征吉祥,这里凤巢之邻,不仅映衬出诗中的主人公身份尊贵,而且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好运。

“万里刷鲜羽,一鸣惊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主人公的期待与关注。这里的“一鸣惊众人”可谓是才华横溢、声名远播之意象,预示这次赴考将会有不凡的成就。

“寒催征骑急,春接赐袍新”两句,则转向了时间紧迫和即将到来的荣誉。冬去春来之际,正是变革与希望并存之时,而“赐袍新”则明示着皇恩浩荡,将为主人公带来新的身份与地位。

最后,“折取如丹桂,归荣鹤发亲”一句,以折桂象征功成名就,预兆了成功的喜悦。同时,“鹤发亲”则暗示着家人或亲朋好友对其成功后的庆贺与自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主人公行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结果的期待。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送白眉之西京陈督府幕

无限离情酒重倾,送君长啸暮云平。

巍峨再见新明阙,带砺犹然旧汉城。

幕府风清初握箸,将星云净正当营。

十年养就芙蓉剑,此去应知好发硎。

(0)

艳曲·其二

去年笑参商,今年咏鸳鸯。

愿郎结同心,勿复生他肠。

(0)

柬徐九夷

我本自怀抱,知君更不犹。

沉深类有道,淡薄若无求。

月醉梅花国,歌清郢水秋。

偶因君下榻,却忆旧南州。

(0)

题画兼寄友人·其二

只在湘江沔水丫,美人行暖七香车。

湖西亭畔调鹦鹉,欲剪春云寄杏花。

(0)

鄢陵道中汪瑞桢诸将各率千骑来逆·其二

未到宜城日已斜,龙堆马首遍江花。

东来谁唱凉州曲,行尽垂杨闻莫笳。

(0)

敩劝学诗寄锜铤镳诸弟·其六

至亲者兄弟,繇亲始及疏。

亲疏少颠倒,箕豆会兴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