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赵文载太学过访无际讲师不遇因与首座论诗一食而返遂赋二律寄赠以当留衣·其二》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赵文载太学过访无际讲师不遇因与首座论诗一食而返遂赋二律寄赠以当留衣·其二》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尘谁掩竹参差,褦襶红尘客到迟。

杖底看云吟过日溪头伴鹤去经时

辰参已放留檀篆,午食空甘荐野葵。

更喜法门胜事,禅馀小朗亦称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辰参(chén cān)的意思:指人才或事物的价值超出常人的评价。

尘客(chén kè)的意思:指行走在尘埃中的旅行者或游子,比喻在外漂泊的人。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过日(guò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度日;度过日子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经时(jīng shí)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历经岁月的考验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檀篆(tán zhuàn)的意思:指书法或字画的风格或技法,形容字迹妙曼华丽。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里的一次雅集,诗人张萱与友人方翁、恬布衣赵文载一同拜访无际讲师,却未能相遇,于是与首座探讨诗歌,享受了一餐美食后返回。整首诗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首联“风尘谁掩竹参差,褦襶红尘客到迟”,开篇即以“风尘”、“竹参差”、“红尘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与喧嚣并存的意境,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闲适与世态炎凉的对比。

颔联“杖底看云吟过日,溪头伴鹤去经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看云”、“伴鹤”等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感。

颈联“辰参已放留檀篆,午食空甘荐野葵”,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时光,从早晨到中午,从檀篆的香气到野葵的美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情和美食的珍视。

尾联“更喜法门多胜事,禅馀小朗亦称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欣赏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认为在佛法的修行之余,诗歌创作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菩萨蛮

石榴裙束纤腰袅。金莲稳衬弓靴小。娇騃□羞人。

伞低遮半身。恩情如纸薄。方信当初错。

邂逅苦匆匆。还疑是梦中。

(0)

祷晴获应喜而赋诗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随收不见踪。

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

连山柿栗难胜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

(0)

移居·其三

断云将雨过桥南,谁想庄门憩雨谈。

雀喜客来喧古棘,蛙嗔人过没深潭。

莲房堕粉风初歇,稻叶抽珠水尚含。

村酿沽来薄难醉,不妨此兴为诗酣。

(0)

村学

矛头淅米末途难,活计僧梳刖屦间。

老去欢悰如泼水,向来愚见欲移山。

身穿犊鼻朝朝冷,眼见蝇头字字艰。

扶病来为村学究,始知穷乏累清閒。

(0)

贺刘掞赴召史馆校勘

秋堂风露声唔咿,青灯一点昏两眵。

蟫鱼蠹纸老白日,未识心宇包黄羲。

麟胶饮尽霜兔泣,俪花斗叶纷奇姿。

少年轻裘舌秦衍,睥睨六印京尘缁。

平生眼底厌糠秕,自对春风乐沂水。

搜奇抉怪问子云,载酒归来成独醉。

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焰丹霞峰。

白云满榻呼不起,斜日倚仗酣秋空。

紫皇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会将一语赞阳秋,高入九天卑九地。

圣明勋业琬琰储,不独焜耀冰衔书。

两朝蒐辑摩日月,往往呼喝羞庭衢。

庐陵健笔人莫赎,南丰瓣香竟谁续。

西江浩浩流古今,莫遣白头愧青竹。

(0)

金陵感秋

鱼书难寄水空流,两袖西风破黑裘。

客梦芦花晋城月,归心枫叶浙山秋。

世情老去谙方熟,愁事来时醉便休。

满目关河怀古恨,如今何处问孙刘。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