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花连北岸香,前湖风接后湖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口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特色,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地域特征的精准捕捉。
首句“南岸花连北岸香”,以花香贯穿两岸,营造了一种浓郁而和谐的氛围,仿佛整个江南都被花香所包围,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花”不仅指具体的花卉,也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通过“香”字的运用,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的气息。
次句“前湖风接后湖凉”,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象。通过“风”与“凉”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清凉,还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微妙平衡。这种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第三句“生憎大别中央出”,转而描述了地理上的特点。大别山作为背景,其“中央出”不仅指出了山脉的位置,也暗含了对山脉在地理格局中重要性的强调。这里的“生憎”一词,虽然表面上表达了一种不悦或反感,实际上却是在强调大别山对于汉口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影响,以及它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一句“江汉分流两道长”,总结了汉口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江汉两条大河在此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文景观。通过“分流”和“两道长”的描述,既展现了河流的壮阔与绵延,也暗示了汉口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和繁荣景象。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也隐含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汉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城市的历史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汉口自然风光和地理特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地域特色的深刻理解。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二十七日立春夜不寐
冬夜嫌长只望春,春宵又永更何言。
睫梢强合终无睡,脚底相摩也不温。
竟夕松风听到晓,忽明灯火看来昏。
拥裯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
暮立荷桥
欲问红蕖几莟开,忽惊浴罢夕阳催。
也知今夕来差晚,犹胜穷忙不到来。
登山述怀
抆泪别妻子,登山望归舟。
舟远望不及,岩溜鸣咿嚘。
足茧坐绝顶,晚色忽已稠。
凄其杜宇声,问我胡为留。
抚襟独浩叹,泪下不可收。
三年足别离,此泪良有由。
区区驹隙中,为形役不休。
为形役尚可,为人役何求。
渊明独何人,我乃如拘囚。
亲老方倚门,甘旨谁供羞。
子幼未知学,择师谁与谋。
鬼蜮闪光怪,虎豹嘷昏幽。
世路委丛棘,吾道若缀旒。
岂无知我者,应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