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七 月 一 日 晓 入 太 行 山 唐 /李 贺 一 夕 绕 山 秋 ,香 露 溘 蒙 菉 。新 桥 倚 云 阪 ,候 虫 嘶 露 朴 。洛 南 今 已 远 ,越 衾 谁 为 熟 。石 气 何 凄 凄 ,老 莎 如 短 镞 。
- 注释
- 一夕:夜晚。
绕:环绕。
秋:秋天。
香露:带有香气的露水。
溘:忽然。
蒙菉:覆盖着绿色植物。
新桥:新建的桥。
倚:依靠。
云阪:云雾缭绕的山坡。
候虫:守夜的昆虫。
嘶:鸣叫。
露朴:露水中的昆虫。
洛南:洛阳南部。
远:遥远。
越衾:越地的被子。
熟:暖和。
石气:石头的气息。
凄凄:凄凉。
老莎:老草。
短镞:短箭。
- 翻译
- 一夜围绕着秋山,香气的露水悄然降临。
新桥靠在云坡上,守夜的虫儿在露水中鸣叫。
洛阳的景象已经远离,越地的被子还有谁来暖热。
石头的气息多么凄凉,老草如同短箭般刺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入山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动静之美与个人情感的深浅交织在一起。
“一夕绕山秋”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季节性的背景,秋意浓郁,山色益发沉稳。接着,“香露溘蒙菉”中的“香露”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美好之物,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洁与纯净。而“新桥倚云阪”则描绘了山间一处幽深之地,新桥似乎是通往某个未知世界的入口。
“候虫嘶露朴”中,“候虫”指的是秋天常见的蝉类昆虫,它们的声音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尤为凄厉,增加了一种萧瑟之感。而“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最后,“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中的“石气”形象鲜明,传递出一种冷清而坚硬的感觉。同时,“老莎如短镞”的比喻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茫。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