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别 前 蔚 州 契 苾 使 君 唐 /李 商 隐 何 年 部 落 到 阴 陵 ,奕 世 勤 王 国 史 称 。夜 卷 牙 旗 千 帐 雪 ,朝 飞 羽 骑 一 河 冰 。蕃 儿 襁 负 来 青 冢 ,狄 女 壶 浆 出 白 登 。日 晚 鸊 鹈 泉 畔 猎 ,路 人 遥 识 郅 都 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飞羽(fēi yǔ)的意思:形容飞行的羽毛,比喻轻而易举、迅速到达目的地。
国史(guó shǐ)的意思:国家的历史。
壶浆(hú jiāng)的意思:指酒和饭菜,也泛指酒食。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襁负(qiǎng fù)的意思:指婴儿被背在背上,表示负担、担忧。
勤王(qín wáng)的意思: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青冢(qīng zhǒ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王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统治权力、地位高而稳固的国家或地方。
牙旗(yá qí)的意思:指战争中的旗帜或军旗。
遥识(yáo shí)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调查等方式来获取信息或了解情况。
奕世(yì shì)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卓越非凡。
一河(yī hé)的意思:指一条河流,用来形容非常宽阔、广阔的景象。
阴陵(yīn líng)的意思:指事物被埋没、被遗忘的状态。
羽骑(yǔ qí)的意思:骑着鸟飞行,形容轻巧敏捷。
郅都鹰(zhì dōu yīng)的意思:指领导者聪明睿智、决断力强,能够看清形势,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人。
- 注释
- 阴陵:阴山。
契苾何力归唐后,曾移居阴山。
奕世:累世。
勤王:为朝廷效力。
“夜卷”二句:意为契苾家族为国东征西讨,作战勇敢,立有赫赫战功。
襁负:背着小孩。
青冢:王昭君墓,此处泛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带。
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市东。
鸊鹈泉:在今内蒙古五原县。
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
- 翻译
- 是在哪个时代契苾部落来到了阴陵,世世代代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雪压千帐的寒夜营前的大旗迎风飘卷,军情紧急的清晨,传书的军骑越河踏冰。
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
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对仗手法,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苍茫与兵戈。开篇“何年部落到阴陵”直指时间久远,部族迁徙至阴陵之地,而"奕世勤王国史称"则表明这一过程已成为历史上的传颂。
夜晚时分,“夜捲牙旗千帐雪”描绘了军营中牙旗在月色中如同卷动,白雪覆盖下的壮观。而“朝飞羽骑一河冰”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展示了清晨时分,轻盈的马队踏冰而行,如同飞翔一般。
接着,“蕃儿襁负来青冢”表现了异族人民背负着物资前来,可能是在军队中充当后勤角色。而"狄女壶浆出白登"则描绘了一位异族女子从壶中倒出酒水的情景,背景设定在白色的冢上。
诗的最后两句,“日晚鸊鹈泉畔猎”和“路人遥识郅都鹰”,分别展示了傍晚时分,人们在泉边狩猎,以及行人远远认出是郅都鹰的情况。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辽阔与孤寂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风貌和战争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苍茫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