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角(bēi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悲哀凄凉,处境困难。
高更(gāo g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能力、智慧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女墙(nǚ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墙,比喻女子为保卫家园而奋勇抵抗外敌。
恃险(shì xiǎn)的意思:依仗危险或困难的情况来自傲慢自大。
天壁(tiān bì)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或险峻的山壁。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夏后(xià hòu)的意思:指事情已经过去或者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跃马(yuè mǎ)的意思:跃马指骑马跳跃,比喻迅速行动或突破困难。
- 注释
- 城峻:城墙高峻。
天壁:天边的墙壁,形容城墙之高。
楼高:楼阁高耸。
女墙:古代城墙上为防止外敌攀爬的小墙。
江流:江水流动。
夏后:夏朝的君主,这里指大禹。
风至:清风拂过。
襄王:楚襄王,古代楚国君主。
老去:年老。
悲角:悲伤的号角。
夕阳:傍晚的太阳。
公孙:姓氏。
恃险:倚仗险要地势。
跃马:策马跳跃。
意何长:心中有何长远打算。
- 翻译
- 城墙高耸直插云天,楼阁巍峨有女儿墙。
江水流淌唤起夏禹的记忆,清风吹过让人想起楚襄王。
年迈之时听到悲伤的号角,夕阳下有人搀扶我前行。
公孙氏起初凭借险要地势,骑马跃动心中有何图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城景象和深远的历史回忆。开篇“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两句,勾勒出一座依山而建、壮丽威严的城市轮廓,其中“女墙”指的是古代用以防御外敌的小型城垣,常见于军事要塞。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白帝城的地理特征,更传达了一种坚固与安全的感觉。
接下来的“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两句,则是诗人在这座古城中所引发的情感联想。夏后为中国上古时期的王朝,而襄王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王者,这里通过对过去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怀念之情。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年事已高,听到古代军用的号角声,也只是一种悲凉的感觉。同时,人们互相搀扶着,报告着日落时分,这不仅是对生活困顿的一种描绘,更象征着生命走向暮年和时间流逝的无情。
最后,“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公孙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于勇气与壮志的赞美。公孙大约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公孙杲,而“恃险”则是指依仗险要之地自保,“跃马意何长”则是在表达公孙或其他英雄人物那种勇往直前、壮志未酬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感悟和对英雄气概的崇尚。通过对白帝城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怀与历史时空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自然融合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杭州樟亭驿
樟亭驿上题诗客,一半寻为山下尘。
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还似白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