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蹋铜蹄·其二》
《襄阳蹋铜蹄·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大马珂峨头,一步三舂锄。

借问马上儿,家在襄阳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马(dà mǎ)的意思:指巨大的马,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庞大。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马珂(mǎ kē)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能力出众,超群出众。

一步(yī bù)的意思:一步表示一个动作或行为的距离,也可以指代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大马珂峨头,一步三舂锄”的描述,展现了农夫劳作的艰辛与勤劳。诗人以“大马”为背景,形象地刻画了农夫踏着沉重的步伐,每走一步都要用力地挥动锄头,仿佛每一锄都承载着生活的重压和希望。这种对劳动细节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农耕生活的不易。

“借问马上儿,家在襄阳不。”这一句则转向了对农夫身份的询问,似乎是在与这位辛勤劳作的农夫进行对话,表达出对劳动者的一种关切和尊重。襄阳,作为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不仅代表了地理上的位置,也隐含着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象征,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农夫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朴素,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对话等技巧,使得作品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情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新田八景·其一神陂落雁

太子神陂护綵氛,平芜疏树夕阳曛。

乍惊天外初来雁,忽见沙边已落群。

秋影横斜浮浅水,寒声嘹唳彻青云。

世间飞翼知多少,孰似当年系帛勋。

(0)

谖草生竹间

谖草生竹间,翠色相绸缪。

美人欣有托,君子故忘忧。

昔闻有鸣凤,饮水来丹丘。

不食众木实,乐只淇园秋。

(0)

游龙山御制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为觅句,诗成自适任非工。

(0)

梅月图

清溪倒影入空寒,月色梅花共一般。

夜半落英看不见,暗风吹堕玉阑干。

(0)

蹴鞠

腰支袅袅力微微,滚滚红尘拂羽衣。

掩月鬓边星独坠,石榴裙底凤双飞。

(0)

晚登辽海亭

登临酒面洒清风,竟日凭栏兴未穷。

残雪楼台山向背,夕阳城郭水西东。

客情到处身如寄,别恨他时梦可通。

自叹不如华表鹤,故乡常在白云中。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