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游 园 亭 宋 /王 宏 一 夜 春 膏 涨 碧 溪 ,水 滨 沙 际 润 无 泥 。幽 人 绿 野 临 江 曲 ,太 守 红 旗 转 竹 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溪(bì xī)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的溪水,比喻文采清新、才思敏捷。
春膏(chūn gāo)的意思:指春天的阳光和雨水,有助于万物生长的养分。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江曲(jiāng qǔ)的意思:指江河弯曲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确定,曲折复杂。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无泥(wú ní)的意思:没有泥土,形容非常干净、纯洁。
夜春(yè chūn)的意思:指夜晚的春天,比喻事物突然发生或出现。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 翻译
- 一夜春雨使得溪水上涨,水边沙滩湿润却无泥泞。
隐士在绿色田野靠近江湾的地方,太守的红色旗帜则转向竹林西面。
- 注释
- 一夜:形容时间短且集中。
春膏:春雨充足如膏油。
碧溪:清澈的溪流。
水滨:水边。
沙际:沙滩边缘。
润无泥:湿润但没有泥土。
幽人:隐居的人。
绿野:绿色的田野。
临江曲:靠近江湾。
太守:州郡长官。
红旗:红色旗帜。
转竹西:转向竹林西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趣味。开篇“一夜春膏涨碧溪,水滨沙际润无泥”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画面。这里,“春膏”指的是春天的甘霖,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机;“碧溪”则是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映照着春日的绿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滨沙际润无泥”,则是说小溪的水边沙地都被润湿了,没有一丝尘土,显示出水质的清澈和环境的纯净。
接着,“幽人绿野临江曲”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好。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或是指诗人自己;“绿野”则是充满生机的小草地,色彩鲜明,映衬着远处蜿蜒的江水和曲折的岸线。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向往。
最后,“太守红旗转竹西”一句,则引入了人文景观。这里,“太守”是古代地方官职,负责管理一定区域的事务;“红旗”可能指的是官府的标志或节庆时使用的装饰物。“转竹西”,则是在竹林中穿行,或是在竹丛间缓缓前进,这里的“西”字,可能暗示着方向,同时也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描绘,以及人文活动的点缀,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关系。诗中用词精练,用意深长,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