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偈·其三》
《十二时偈·其三》全文
唐 / 文偃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平旦寅,三昧圆光法身

大千世界掌中收,色透髑髅谁得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平旦(píng dàn)的意思: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证法(zhèng fǎ)的意思:证明法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大千世界(dà qiān shì jiè)的意思:形容世界广阔,充满无限可能。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偈(其三)》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宇宙与个体、真理与存在之间深刻关联的哲思。

“平旦寅,三昧圆光证法身。” 开篇即以“平旦寅”点明时间,象征着一天之始,万物初醒,也是心灵觉醒的时刻。三昧圆光,指的是禅定中的光明境界,是修行者内心达到纯净、专注状态的表现。证法身,则意味着通过修行,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质,即与宇宙真理相契合的法身。

“大千世界掌中收,色透髑髅谁得亲。”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大千世界,代表了广阔无垠的宇宙,而修行者却能将其“掌中收”,意指通过内心的洞察与领悟,能够把握住宇宙的奥秘。色透髑髅,用髑髅(骷髅)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强调即使在生命最微小、最脆弱的状态下,也能穿透表象,触及事物的本质。这里提出的问题“谁得亲”,则是在探讨真正理解与体验到这种超越表象、触及本质的连接,需要何种深刻的洞察力与内在的觉醒。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觉醒、洞察宇宙真理的主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追求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文偃

文偃
朝代:唐   籍贯:姑苏嘉兴   生辰:?—949

(?—949)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猜你喜欢

何生复用涂字韵喜予从东坡游作三篇见寄次韵答之后篇柬刘壮舆·其一

峤南将成金匮书,喜又赐环香拂涂。

万钉围腰乃为祟,惯作臞仙多槁枯。

元符相国泣前鱼,长流百粤复羌胡。

周汉二宣果明哲,金玉王度复关渠。

(0)

同子苍放船南山石壁下

南山修源何所似,顾痴铺张侧釐纸。

酒酣漱墨风雨来,咫尺烟昏生万里。

韩侯静者妙英姿,乃呼扁舟共遨戏。

我曹竟堕善幻中,叩舷歌呼但沾醉。

寺下回潭凝不流,中有卧石如潜虬。

孤峰已衔半规日,连山倒垂波底浮。

韩侯风雅才甚优,胸中何止吞万牛。

未向承明草莲烛,小留南国驯沙鸥。

会须唤仗入天陛,尚忆溪边横小舟。

但愿故人俱厚禄,平子不妨吟四愁。

(0)

雨坐遣心

孟夏始三气,暑还自何乡。

稍稍切肌骨,病著径卧床。

云从瓯峰来,将雨送微凉。

容与过朝市,殷勤洒林塘。

幽窗多僧气,颇带山茶香。

缥思随归云,冉冉列禅房。

此物方料理,阴崖容伏藏。

火老恐愈浊,熏煮犹未央。

会当笺山灵,时来呵不祥。

(0)

还日涉寄吴世良

白珩蓝田生,赤骥渥洼种。

异产非其源,定自难入用。

吴侯掌武孙,九鼎家世重。

筮仕如挽强,妙手一一中。

抱牍凫雁行,严惮安得纵。

捐金购奇书,嗜学有馀勇。

邺侯空插架,而子颇成诵。

昨日章水头,春风吹客梦。

开筵置清醴,落月流画栋。

念子不负丞,义士色为动。

梯山贡楛矢,效珍出银瓮。

胡为百僚底,岁月数宾送。

天边赏音意,推毂亦云众。

他年解组归,三径着求仲。

(0)

将游云居中途得佛鉴师到日涉简径归

呼船凌曙江,江空渺黄雾。

冥冥蜀魄啼,啧啧寒雀哺。

道人大梁来,折简须晤语。

为回缘云策,小缓攀天路。

元因会心期,非关排俗驭。

青灯耿夜窗,高谈杂疏雨。

(0)

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其九

灌园如结庐,畦蔬如养雏。

敏耘斯易壮,稍堕或攘羭。

卖菜厌求益,得酒聊歌呼。

醒来北窗下,解衣诵潜夫。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