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定庚寅纪事·其三》
《绍定庚寅纪事·其三》全文
宋 / 萧澥   形式: 七言绝句

桑柘原头绿正肥,巢林春燕引雏飞。

前村不复炊烟起,长是清明寒食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春燕(chūn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燕子飞回故乡,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食时(shí shí)的意思:指吃饭的时间。

原头(yuán tóu)的意思:原始状态、原来的样子

翻译
桑柘树林边绿意正浓,春燕带着雏鸟在林中飞翔。
前村不再升起炊烟,总是清明和寒食这样的时节。
注释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作农桑之地的象征。
绿正肥:树叶茂盛,颜色翠绿。
巢林:在树林中筑巢。
春燕:春天的燕子。
引雏飞:带领幼鸟飞翔。
前村:村庄前面。
不复:不再。
炊烟:做饭时产生的烟雾。
长是:常常是。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5日前后,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禁烟火以示哀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景象。"桑柘原头绿正肥",桑柘树丛生的田野上,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暗示着农事的丰收季节。"巢林春燕引雏飞",春燕在繁茂的树林中筑巢育雏,画面生动活泼,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亲情。"前村不复炊烟起",寥寥数笔勾勒出村庄的静谧,炊烟不再升起,可能是因为清明寒食时节人们暂停烟火,以示对先人的怀念。最后一句"长是清明寒食时"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节的风俗使得这个场景更具有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的田园小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传统节日的感慨。

作者介绍

萧澥
朝代:宋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八十一

泉石膏肓不可医,晓钟吟到夕阳时。

天然句子终难得,几向风前暗皱眉。

(0)

珙侍者之沔

汉江漠漠向东流,摝蚬捞虾休未休。

蒲叶半凋秋著岸,子归无口笑岩头。

(0)

送鉴座主

纸灯吹灭尚迂回,直至如今心未灰。

台石藓花将半蚀,不知焚钞复谁来。

(0)

偈颂二十五首·其八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一度团圆,其馀尽是缺。

中间晦明出没,太半有不见者。

惟有今宵,分外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0)

渔父

鹤发闲梳小棹轻,芦花深处最怡情。

自怜身外唯烟月,肯信人间有利名。

闲脱绿蓑春雨霁,醉眠深浦夕阳明。

陶陶终岁无人识,应笑三闾话独清。

(0)

寄赵璞

故乡勾践国,解印挂帆归。

吟苦容虽瘦,官情道自肥。

堂幽山屐在,厨冷甑尘飞。

莫向云门下,高歌便采薇。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