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竹二首·其二》
《画竹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眼到竹边知未是,竹来眼里亦全非。

诸人问我真如意不到山前带笠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如意(rú yì)的意思:符合心意,符合愿望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眼到(yǎn dào)的意思:指视力敏锐,能够看得很远或看得很准确。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竹边(zhú bi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竹子一样高洁无瑕。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见解与感悟。首句“眼到竹边知未是”,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初见竹时的疑惑与不解,暗示了竹子的形态与精神难以仅凭一瞥便能完全把握。接着,“竹来眼里亦全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不同视角下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以及人的认知有限性,即使面对实物,也难以完全捕捉其全部特征。

后两句“诸人问我真如意,不到山前带笠归”,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与自然观察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面对他人询问,诗人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自身行为——“不到山前带笠归”——作为回应,意在表明真正的理解与欣赏,需要深入体验与沉浸其中,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或他人的解释上。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也反映了其对艺术创作深入体验和自我探索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观察与感悟,探讨了艺术创作、自然观察与个人体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事物深层理解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通天岩

幽怀慕岭寂,结庵在中林。

绿竹君子操,清池故人心。

明月弄寒影,好风摇翠阴。

江南千里远,何处盛朋簪。

(0)

新开湖诗.讽甄何二君于南湖架梯桥过渚亭

桥须跨水三千尺,路要梯横数百层。

会有赤松来过我,待从此处共飞腾。

(0)

禁烟游园

寒食风光雨敛尘,病馀寒极强颁春。

传呼广陌双摇旆,乘兴名园一柅轮。

列座宾寮皆俊雅,绕池花木尽奇珍。

长吟浅醉归时晚,蜡炬荧煌改火新。

(0)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其一

长平幕府可张罗,谁见当时宾客多。

还有任安如砥柱,故山归卧恣颓波。

(0)

秋雪过相国寺

六花飞舞满长安,古寺楼台白玉攒。

长眉老僧见客语,两年秋雪就中寒。

(0)

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闻诸公先分题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合为十章四句·其三

吴帆若飞鸿,千里长风生。

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