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二豪(èr háo)的意思:指两个豪富的人,形容富有的人多了不起。
发还(fā huán)的意思:指将已经借出去的东西归还给原主,也可用于比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原状。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蛤蜊(gé lí)的意思:蛤蜊是指蛤蜊贝类动物,也指固执、顽固的人。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醉眼(zuì yǎn)的意思:形容眼神迷离,如醉如痴。
- 鉴赏
这首宋诗《和安抚王诚之给事重九日登高诗韵(其一)》是虞俦所作,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豪情与对友人的怀念。首句“登临兴引越山高”描绘了诗人兴致勃勃地登高望远,眼前的壮丽景色仿佛将他带到了越山之巅。次句“醉眼何曾识二豪”暗示诗人或许在微醺中忆起了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但并未明言,增添了神秘感。
“戏马向来誇胜饯”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戏马台”典故,表达对宴饮欢聚的赞美,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王诚之的敬仰。接下来,“卧龙此去记吾曹”暗指诸葛亮出山的历史,诗人借此表达对王诚之才华的期待,希望他能如同诸葛亮一样有所作为。
“风前短发还羞杜”一句,诗人以“杜”字代指唐代诗人杜甫,暗示自己在秋风中感叹时光易逝,自愧不如杜甫的才情。最后一句“赖有蛤蜊风味在,固应居士笑卢遨”,通过提及蛤蜊风味,可能是指饮酒的乐趣,以及对隐士卢遨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王诚之能够保持这种雅趣的期许。
整体来看,虞俦在这首诗中以登高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
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
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
残编宵未眠,卯酒朝自举。
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
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
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
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
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
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橹。
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
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
或者疟为祟,又意瘴莫禦。
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
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
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
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
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
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
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
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宋·赵蕃】立春数日间,梅花未多睹。书窗有折枝,每浸则微吐。残编宵未眠,卯酒朝自举。时闻递幽香,似接谭妙语。林园何人家,厥地非容与。曾知将军祠,老木瞰江浒。时中几及之,欲往遭雪阻。莫要居士曲,但费先生楮。前朝得霜霁,决意唤鸣橹。肩舆已出门,邂逅谒吾侣。忽焉头岑岑,归卧更侵膂。或者疟为祟,又意瘴莫禦。杯铛且弃置,药饵事煎煮。岂唯病独然,阴云重弥宇。羲之嗜山水,誓墓不自许。涪翁访岑公,亦叹连朝雨。世人肆贪求,妄意辄簪组。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天云会当开,我病亦应愈。但恐梅之花,蹁跹如化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0067c69c9f5be5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