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溯洄。
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时分,一位游子在寻找寺庙的场景。开篇“问寺莫知处,跻攀又溯洄”表达了游子对寺庙位置的不确定性和他重复探索的行为。这里的“跻”字用得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在崎岖山路上的攀爬状况。
接下来的“惟钟藏不密,日暮过溪来”则描绘出寺庙晚钟声响起的情景。钟声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觉醒,但在这里,“钟藏不密”却表现出了钟声并未完全被山谷所隐蔽,反而引导了游子在日暮时分找到寺庙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晚钟声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同时,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精神寄托之地的深刻感悟。
梅花好,千万君须爱。
比杏兼桃犹百倍。
分明学得嫦娥样,不施朱粉天然态。
蟾宫里,银河畔,风霜耐。
岭上故人千里外。
寄去一枝君要会。
表江南信相思?
。
清香素艳应难对。
满头宜向尊前戴。
岁寒心,春消息,年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