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从行(cóng xíng)的意思:指按照既定的次序或步骤进行,不得有所偏差。
短祚(duǎn zuò)的意思:指权力或地位短暂,时间短暂的统治。
伐檀(fá tán)的意思:伐檀指打倒檀木,比喻推翻暴政,除去弊端。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家王(jiā wáng)的意思:指家庭中的丈夫或父亲,也可泛指家庭的主要支持者或领导者。
离黍(lí shǔ)的意思:离开黍稷。比喻离开家乡,远离安乐。
偏安(piān ān)的意思:指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远离战乱、灾祸等困扰。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首功(shǒu gōng)的意思:指在某项工作或任务中首先做出重大贡献的功劳。
衰残(shuāi cán)的意思:指人体健康衰弱、残疾或事物受损、减少的状态。
斯世(sī shì)的意思:指现世、此世间。
王业(wáng yè)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行迈(xíng mài)的意思:指行走、前进的步伐。
遗臣(yí chén)的意思:指被废黜或被排挤的官员或臣子。
嬴氏(yíng shì)的意思:指得到胜利,取得成功。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 鉴赏
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十二)》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感慨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句“斯世萧条不忍看”,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描绘出一个萧条冷落的世界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痛心。接着,“壮心磨尽况衰残”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疲惫,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年华老去的哀叹交织在一起,情感深沉而复杂。
“每从行迈歌离黍”引用了《诗经·小雅·大田》中的典故,以“离黍”象征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曾受深恩愧伐檀”则借用了《诗经·卫风·伐檀》的典故,表达自己曾经受到过君主的深厚恩惠,如今却因国事而感到羞愧和不安,体现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深刻思考。
“嬴氏首功终短祚,汉家王业不偏安”两句,对比了秦始皇和汉高祖两位帝王的功业与结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最终国祚短暂;而汉高祖刘邦虽非出身高贵,却开创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没有偏安一隅。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隐喻,暗示着诗人对当前政权的担忧。
最后,“一□一□归何处,有□遗臣□是难”两句,以模糊的“一□一□”和“有□遗臣”作为结尾,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这里的“□”可能是诗人在创作时留下的空缺,也可能是对未知命运的探索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六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
越女理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
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
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
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
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古诗后十九首·其七
摇光加孟冬,北风何惨慄。
寒至疏众星,蟾兔亦早缺。
四时既潜移,遗迹独难列。
不知空床下,蟋蟀安从出。
宛洛多故人,厚者如胶漆。
及其据要路,负我道非一。
织女无成章,牵牛策不发。
且复守贫贱,振翮各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