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欲降而未降的情景,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与复杂心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微妙的变化和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
首句“欲洒势犹悭”,生动地描绘了雨势欲降却未落的状态,仿佛雨滴在空中犹豫不决,即将倾泻却又有所保留。这里的“悭”字,形象地表现了雨势的克制与犹豫,给人以视觉上的动态感。
次句“旱久情知旋转艰”,紧承上句,点明了长时间干旱后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在经历了长久的干旱之后,人们深知雨水的降临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一番艰难的过程。这一句通过情感的转折,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深切期盼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已过午临方沛作”,描述了午后时分,雨水终于开始倾盆而下的景象。这里的“沛作”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充沛、迅速降落的场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雨水到来的不易,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雨水的珍惜之情。
最后一句“望中未敢即开颜”,则表达了人们在看到雨水降临时内心的复杂情绪。虽然雨水带来了希望和解渴的甘霖,但面对长时间的干旱,人们的喜悦之中难免夹杂着对未来的担忧。这句诗以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生活常态恢复的期待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欲降未降、终至沛然而下的过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寿魏鹤山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江声汹鸣鼍。
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
未见元戎羽葆,民气已冲和。
不待禁中选,李牧廉颇。
却顾边陲以北,似乘航共济,亡楫中河。
纵缆头襦尾,其奈不牢何。
□明公、一襟忠愤,想誓江、无日不酣歌。
当津者,岂应袖手,长宴江沱。
刘园九日燕同寮效陶谢体
霜林剪生绡,烟树织晴绮。
万宝新告成,百工亦休止。
嘉辰属南山,胜事如栗里。
谬为陶长官,宁惜此中醉。
良朋况知心,健会不论齿。
鸱夷自挈携,猩笔漫游戏。
清欢别有趣,真乐本无味。
菊花之隐逸,亦欲妃君子。
独于萧艾中,保此生色睟。
凉飔忽吹衣,白露皓如洗。
兑随数至剥,剥落从此始。
拟将九九节,便作阳月纪。
端平改元阳月同弟某自南山过龙井山僧饶舌话辩才近事且以某兄弟为坡颍当有所识因赋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更看坡颍留诗处,月堕山空眼豁开。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