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捷》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捷 宋 /苏 轼 闻 说 官 军 取 乞 誾 ,将 军 旗 鼓 捷 如 神 。故 知 无 定 河 边 柳 ,得 共 中 原 雪 絮 春 。
- 注释
- 官军:朝廷的军队。
乞訚:地名,具体位置未知,此处代指战场。
旂鼓:旗帜和战鼓,古代指挥战争的工具。
无定河边柳:无定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古人常以柳树象征离别和变迁。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指代和平的故乡。
雪絮春:形容春天雪花纷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翻译
- 听说官军已经攻下了乞訚城,将军的旗帜和战鼓如同神速般胜利。
由此可知,无定河畔的柳树也能经历春天,就像中原大地飘落的雪花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军事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闻说官军取乞訚”一句,通过“闻说”表明诗人并未亲临其境,而是通过传闻得知官军取得了某地(乞訚)的胜利。这里的“乞訚”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或战略要地。
“将军旂鼓捷如神”一句,形容官军的将领在战争中的英勇和迅速,如同神灵一般,使人敬畏。"旂"是古代用作军旗的丝绸织物,而"鼓"则象征着战争的节奏和士气。
“故知无定河边柳”一句,借用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故知"意味着由此可知,“无定河边柳”暗示了战争胜利后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美丽,与动乱前的荒凉形成对比。
“得共中原雪絮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和平时期的景象。“得共”意味着能够共同享受到,“中原雪絮春”则是形容战后大地回春,曾经被战争覆盖的土地现在覆盖着如棉花般的白雪,而这也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军事胜利转化为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国家统一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