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九溪十八涧边漫步时所见的景色,充满了宁静与萧瑟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九溪十八涧边游”,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活动,九溪十八涧作为杭州西湖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以其清幽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诗人选择在此地漫步,显然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风景萧疏接素秋”,紧随其后,诗人用“萧疏”一词来形容秋天的景象,既传达出秋季特有的清冷与空旷,也暗示了自然界由繁盛转向凋零的过程。这里的“素秋”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纯净与简洁,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展现了大自然的朴素之美。
“野草怕人愁有剩,尚馀翠色映双眸。”这两句诗尤为精妙。诗人通过“野草怕人愁有剩”这一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的草木以情感,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季节的更替,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和凋零感到一丝恐惧。而“尚馀翠色映双眸”则在对比中凸显了生命力的顽强,即便是在秋天的背景下,仍有绿色的存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溪十八涧边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与启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随本师赴古冈请舟中作
冈州有流水,昨日送我舟。
言投金粟地,长别海中鸥。
何期未四旬,还寻旧钓游。
江花似笑人,凫雁嘲中洲。
一讶来何早,更问何所求。
岂知学地人,举动戒专由。
我师受此请,命侍巾瓶头。
大道无真俗,分别匪所侔。
借路令还家,乡国如庄馗。
此意无人知,东风吹蜃楼。
宿广朗洞赠陈元孝
依岩静结构,密宇托招提。
避客废曲径,扪萝沿回溪。
檐际隐不见,客行知屡迷。
冽泉破阶戺,涓涓冲寒泥。
幽事在丛筱,坚筑渐成堤。
自予识陈君,慷慨怀酸悽。
未拟去乡曲,聊复依卑栖。
秋风夜来过,飒沓群木齐。
长啸向窗牖,山月靡然低。
旦予下山去,共听云端鸡。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