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静妙堪会,神清境不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侧理(cè lǐ)的意思:指侧身而行,倾斜身体。
差可(chā kě)的意思:形容差距很小,差不多。
公言(gōng yán)的意思:公开说出的话语或言论。
墨林(mò lín)的意思:指文采斐然的墨迹,形容文章或书法的风格优美。
神清(shén qīng)的意思:形容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焕发。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月旦(yuè dàn)的意思:指月亮初出东山,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也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 鉴赏
此诗《学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沉浸于书法艺术之中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把笔当秋夕”,以“秋夕”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持毛笔,沉浸在夜晚宁静的氛围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一同进入了深沉的夜晚。这种场景设定,既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专注与投入。
接着,“消闲向晚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此时此刻的放松与享受。在晚轩(书房或书斋)中,诗人通过书法来消磨时光,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这里不仅体现了书法艺术对于个人情感的抚慰作用,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在忙碌与喧嚣之外,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无须求侧理,差可辨钗痕”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书法的笔画比作钗痕,即首饰上的细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书法技艺的追求,并指出,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其内在的韵律与美感,而非表面的技巧或规则。这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意静妙堪会,神清境不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在书法创作中,内心的平静与清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心灵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到书法艺术的美妙之处,同时也使得周围的世界变得不再嘈杂,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最后,“墨林多月旦,独爱米公言”两句,提到了“月旦评”,古代文人之间相互评价作品的一种方式。这里诗人表示自己在众多的书法作品中,特别欣赏米芾(米公)的书法风格。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的书法理论著称。通过这一句话,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米芾书法的钦佩之情,也暗示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它不仅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篇,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最高楼·其六
臣少也,豪举泛星槎。飘逸吐天葩。
穆陵误奖推儒宿,龙泉曾唤做行家。
今耄矣,文跌宕,字麻茶。同队者、多为公与相。
广坐里、都无兄与丈。生有限,望犹奢。
补还瞎子重开卷,放教跛子出看花。
地行仙,疑是汝,不争些。
贺新郎·其三张倅生日
辇路东风里。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
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
漫过眼、几番桃李。
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
驰骥騄,佩龟紫。宿云收尽檐声止。
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
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
怕则怕、追锋徵起。
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
宁郁郁,久居此。
洞仙歌·其一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韵,题谪仙像
上林全树,曾借君栖宿。朝过瑶台暮群玉。
忽翩然、脱下宫锦袍来,□□□,却向齐州受箓。
等闲挥醉笔,咳唾千篇,长与诗家窃膏馥。
身是酒星文星,刚被诗人,□唤做、禁中颇牧。
便散发、骑鲸去何妨,从我者谁欤,安期徐福。
念奴娇·其十九丁卯生朝
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矢。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谈玄,馀龄守黑,赤眚从何起。
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
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
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
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