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扫嚣尘迹,枚条自改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鸿冥(hóng míng)的意思:鸿冥意为宏伟壮丽、辽阔深远,形容景物或事物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也可指人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冷月(lěng yuè)的意思:指寒冷的月光,多用来形容寂静、冷清的夜晚。
齐物(qí wù)的意思:指物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没有不和谐的地方。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没有矛盾。
鸠拙(jiū zhuō)的意思:指人愚笨无能,做事拙劣无能。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一等(yī děng)的意思:最高级别或最高品质的等级。
- 鉴赏
这首诗《枝巢》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欲扫嚣尘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扰、清除心灵杂念的意愿。接着,“枚条自改门”一句,以自然界的树木自行更替门户,暗喻诗人希望内心世界也能如同自然界一样,自我更新,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
“籁虚秋断续,花冷月黄昏”两句,运用了秋日风声、冷花、月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里的“籁虚”、“花冷”、“月黄昏”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凄清与内心的孤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鸠拙休相笑,鸿冥倘可扪”两句,通过对比鸠鸟的笨拙与鸿雁的高远,表达了诗人既不羡慕他人,也不自视过高,而是寻求一种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这里“鸠拙”象征着平凡与局限,“鸿冥”则代表了高远与自由,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必过分追求高不可及的目标,也不必嘲笑自己平凡,而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最后,“逍遥与齐物,一等不须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想境界。逍遥自在地生活,与万物和谐相处,认为这些生活方式并无高下之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平等、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净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思与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旧游·其二
算人间惟有,艳色清才,自古难修。
修到鸳鸯命,怕书生薄福,欢不胜愁。
惆怅水云楼事,一梦堕扬州。
恰网得西施,水精帘下,暖抱箜篌。
秋雨相如病,莫白头吟罢,沟水西流。
幸不随流水,问琅琊情死,著甚来由。
从此青山埋玉,锦树一林秋。
赚燕子归来,重帘不卷关盼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