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光晚都白,岸色远全青。
谁谓悲歌短,能吟酒易醒。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川光(chuān guāng)的意思:
波光水色。 唐 岑参 《林卧》诗:“远峯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高斋三十韵》:“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鏑。” 唐 韦应物 《义演法师西斋》诗:“长啸依亭树,悵然川光瞑。”
浮槎(fú chá)的意思:比喻事物漂浮不定,没有稳定的根基。
客星(kè xīng)的意思:客星指的是行星。在成语中,客星用来比喻外来的、临时的人或事物。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河边停泊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川光晚都白,岸色远全青”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傍晚时分,河水泛着淡淡的白色光泽,远处的河岸则呈现出一片深邃的青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接着,“明月随孤剑,浮槎送客星”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明月仿佛跟随一柄孤剑,而漂浮的木筏则载着星辰,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飘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月夜下的浪漫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南飞鹊扰扰,北向雁冥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辽阔,南飞的喜鹊忙碌而纷扰,北行的大雁则显得沉稳而深远。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物活动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与思考。
最后,“谁谓悲歌短,能吟酒易醒”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情感。面对自然美景,诗人虽感伤于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却依然能够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诗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